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某综合性大学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及师生、临床护理管理者、护理教育专家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和认识,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线调查,实地收集护理本科教学计划,了解分析课程设置情况;第二阶段采用自设问卷,调查不同群体,分析其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和认识。 结果:1.实习护生整体水平评价:评分较高的是知识结构(除护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质结构(除学会用法律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及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各条目,且各群体之间评价一致(P>0.05),无统计学意义。评分低的主要集中于能力结构各条目,且各群体之间评价除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条目评价一致均无统计学意义。2.现有各门课程的评价:总评分高的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护理专业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总评分高的护理人文社会学科作为选修课开设;总评分低课程如医用高等数学、冶金概论、医用拉丁语、针灸学、计划生育建议不开设。3.对课程设置模式的认识:68%的资深护理教育者、75%的教师及57%的临床护理管理者认为采用渐进式来设定课程模式。4.对课程设置比例的认识:①52%的资深护理教育者、7%的教师及47%的临床护理管理者认为医学基础与护理专业课程学时比例是1︰2;②75%的资深护理教育者、64%的教师及68%的临床护理管理者认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应是1︰1。5.对课程建设的认识:①53%的资深护理教育者、25%的教师及29%的临床护理管理者认为非常需要进行课程的整合,主要集中于对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护理课程的整合;②38%的资深护理教育者、23%的教师及39%的临床护理管理者认为应将护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时间安排在一年级下半学期;③79%的资深护理教育者、71%的教师及48%的临床护理管理者非常同意与其他学科老师合作教学,加强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 结论:1.实习护生综合能力结构较低,需强化科研、写作、法律、评判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2.评分较高的课程作为主干课程重点建设;评分低的课程建议删减学时,以选修课或与其它课程融合开设;评分较低的与本专业发展无关的课程建议取消。3.采纳渐进式的课程模式重新设置课程体系。4.通过课程整合、增加实践学时、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及加强护理资深队伍建设,来优化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