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被启动,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改革被列入基础教育的重点。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是由于学校内部与外部因素的种种制约,该课程的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开设信息技术课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道德。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J地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从中发现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提出了解决策略。本研究主要分为六部分,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课程实施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梳理,主要为后面调查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调查研究设计。该部分主要包括详述了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访谈提纲的设计。第四部分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主要以教师的调查问卷为工具,从学校基础设施、课程开设情况、教材、课程标准等维度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访谈资料作为补充和支持。第五部分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影响因素分析。主要从课程本身、校内因素、校外因素三大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第六部为研究结论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