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校合作是个历久弥新的教育话题。在本世纪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依然是研究与实践的热点。然而,这一教育理念在不同地区的实施情况是大不相同的,由于固原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滞后、人文环境欠缺,致使教育改革举步维艰,家校合作有名无实。具体到小学低年级问题则更加突出,家校合作各主体对合作认识、合作过程、学校实施、合作效果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与偏差,导致家校合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和应有效果。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从以下思路展开: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家校合作的研究进程和成果,掌握家校合作的实施现状。然后,选取了固原地区有代表性的五所农村小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取得了翔实的一手材料。而后,再运用家校合作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农村小学低年级家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家校双方认识不清晰、合作方式简单化、合作主体单向性、合作内容欠系统科学、合作方式传统陈旧、家长配合态度欠积极、配合过程欠流畅、合作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主要从教师、家长和学校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分析得出教师方面存在学历专业限制、质疑家长能力等原因;家长方面原因有职业庞杂且不稳定、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家庭结构大多特殊、学习途径欠缺、孩子成绩负向影响等;学校方面原因主要是校领导认识未能到位、相关培训少之又少、环境平台创设不够等。针对固原地农村小学低年级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相关原因,本文提出了一些可以改进家校合作的具体策略,认为需要改进家校合作还需从教师、家长、学校三方面入手。首先,教师方面,全面提升专业素养与能力、积极与家长建立互信关系、努力发挥教育者的主体优势。其次,家长方面,提高其对家校合作的认识。最后,学校方面,构筑家长教师的合作基础、搭建家校合作的有效平台、加强家校合作的校本研究、创建家校合作的激励、机制。以期进一步推动固原地区农村小学低年级家校合作进程,提升家校合作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