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寻阿司匹林是否对周围神经损伤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在200-220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及生理盐水组。所有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完全离断,10倍显微镜下行神经吻接术,实验组给予阿司匹林溶液(10mg/ml、50mg/kg)灌胃,1次/日,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观察大鼠大体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及展爪反射等指标;术后第2、4、6、8周分别计算两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术后第2、4、6周分别测量感觉神经再生距离(Pinch test);术后第2、4、6、8周分别取大鼠双侧腓肠肌,称重并计算肌肉湿重比;术后第6、8周分别取腓肠肌固定、染色,Olympus软件下测量直径;术后第8周测量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率、潜伏期、波幅、并计算传导速度恢复率;术后第4、8周分别取大鼠左侧坐骨神经行免疫组化S-100抗体染色,应用Olympus软件并计算单位视野中雪旺细胞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第8周电镜下观察雪旺细胞增生情况及神经髓鞘排列变化情况。结果:大体观察:阿司匹林组的精神状态、饮食状况相比于对照组更佳。阿司匹林组大鼠展爪反射、分趾功能恢复较早,约在术后3~4周,对照组展爪反射出现较晚,约术后第6周有所改善;术后第4周可见生理盐水组神经吻合口远端神经较近端变细,神经弹性减弱,吻合口未见明显血管通过,阿司匹林组可见神经吻合口有少量血管通过,神经弹性良好,远端神经较近端神经直径并无明显差异;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术后2周,因大鼠术侧足趾挛缩,自然下垂,足爪不能展开,无法支撑着地,坐骨功能指数不能检测。术后第4、6、8周阿司匹林修复组坐骨神经指数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再生距离(Pinch test):阿司匹林组较生理盐水组恢复距离更长,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肠肌肌湿重比恢复率除第2周无统计学差异外,4、6、8周阿司匹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8周腓肠肌直径阿司匹林组均大于同期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神经电生理检测:阿司匹林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波幅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术后第4、8周阿司匹林组S-100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均优于同时期生理盐水组,实验组较对照组雪旺细胞增生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显示:阿司匹林组神经髓鞘厚度高、外形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阿司匹林组具有完整鞘膜的神经纤维,鞘膜增厚,排列较整齐,阿司匹林组髓鞘板层分布较好,厚度较均匀,排列整齐,对照组神经纤维板层略疏松,髓鞘扭曲明显,厚度不一,形状不规则。结论:阿司匹林具有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