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停延率的分析方法,通过考察强调焦点在语句不同位置上的时长表现,并与自然焦点句的取值进行对比,对十位汉语普通话发音人焦点句的时长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焦点句内部的词长差异较自然焦点句显著;发生强调时,负载焦点的韵律词时长出现整体加长,同时焦点后面的韵律词时长发生缩短,使焦点部分得到凸显。在焦点韵律词内部,各个单字的时长会发生加长,因而各单字的停延率一般都大于1,即发生音段延长,而焦点内部音节的时长加长现象在韵律词最末字表现得最为突出,这是凸显焦点和表现边界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会使焦点末字的时长加长10%左右,而后者造成的时长加长幅度一般不超过20%。焦点后首个单字的时长会缩短,与焦点末字形成明显的时长分界。焦点内部各字的时长变化呈现“渐升”的趋势,在焦点末字达到时长的最大值。对焦点句字长表现的性别差异分析表明,男性和女性在表现焦点时所使用的策略略有不同。在加长焦点位置音节的时长和缩短焦点后音节时长两种手段中,男性倾向于选择前者,而女性则倾向于使用后者。在两种性别内部,男性的个体差异性更大,句子内部音节的时长变化更大,而女性的个体差异性小一些。但总体上看,男性和女性焦点句的字长表现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时长变化是表现焦点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停延率的分析,使不同韵律单位的时长相对化,可以进行人际和语际的对比,是语调量化研究的重要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