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表达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形成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完善。正因为文化和语言有这样一种特殊紧密的关系,所以人们通常把语言称作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由于文化和语言的紧密联系,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传统。因此,文化教学应贯穿外语教学始终。外语教学只有有效地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帮助学生获得英语交际能力。 本文选择文化教学为研究课题,正是考虑到文化和语言教学这种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中学外语教育中对文化教学缺乏认识的教学现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而外语教材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递文化知识的重要媒介。它既是静态的,又因为教师和学生的使用,呈现动态的一面。选择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能够直观的反映出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状况。 教材评估对象为2000年国家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修订版《英语》。评估采取与该教材1993年版本对比的方式。以2000年我国教育部针对基础外语教育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五级文化要求为评估标准,收集教材本身呈现的静态资料和教与学中反馈的动态资料,透视其文化结构,从而对中学外语文化教学的完善提出设想。 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介研究课题。第二部分提出文化和文化结构的概念,由此回顾近二十年来中学外语教学教材文化结构的变化。第三部分首先根据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文化结构划分,细化《全日制义务教育普⑧硕士学位论文义三夕MASTER‘5 mEsls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五级文化要求,然后以此为标准从静、动态两方面收集资料,评估《英语》的文化内涵,从而把握中学文化教学现状。第四部分根据评估结果,从文化大纲的制订、教与学(包括教材、教师等)以及测试等方面对中学外语文化教学进一步提出建议和设想,使中学外语文化教学最终能达到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