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贡茶制度是中国古代土贡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维系中央与地方的纽带,也是文化交流及传承的载体,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意义。从广义上说,贡茶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至唐代,贡茶制度才算正式形成。在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宋元贡茶以福建团茶为主。明代罢团茶,而令以芽茶进贡,团茶、饼茶、抹茶因此衰微,而叶茶和芽茶成为茶叶生产和宫廷消费的主要类别。清代贡茶虽承明制,但其征收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云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等省。江南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先进的制茶技术,以及清帝南巡的契机,成长为清代主要的贡茶产地。些至今都名声响亮的中国历史名茶,如黄山毛峰、西湖龙井、碧螺春茶等,在这时作为贡茶为世人所知。清代贡茶主要来自各省征收、官员纳贡和迎銮贡。各省贡茶主要采取按价征收,即由地方政府向当地茶农购买茶叶,再统一雇人将茶叶解运至户部和礼部两大机构,最后两部将所有收得的贡茶一并交归内务府广储司茶库保存;贡茶的另一个来源为官员纳贡,官员纳贡在清初时较为随意,直到雍正年间才渐趋制度化;迎銮贡是清帝在巡幸各地期间,接受的地方人员进献的包括贡茶在内的贡品,迎銮贡茶的来源较为不固定。清代宫廷对茶的消费量较大。贡茶多被用于清宫皇室之日常饮用。宫内日常饮用茶主要分为清茶、奶茶、花茶和果茶等四类,其中以奶茶为大宗;清宫还时常以茶入药,制成代饮茶。宫内日常饮茶事宜主要由御茶房负责,各处所需茶叶定期定额从茶库领取。此外,贡茶在清宫各种礼仪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千叟宴、经筵、茶宴、外藩茶宴、常朝礼、视学仪等活动中皆可见到贡茶的身影。清宫中和茶叶相关的活动初成于顺治年间,发展于雍正年间,乾隆时达到鼎盛,由简单而日趋成熟繁琐之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将汉民族的礼仪文化融入满族统治者的宫廷生活当中。除了宫廷消费外,清代贡茶也用于宗室、内外官员、外藩之赏赐,或作为商品销售于内地、境内外藩,乃至海外,贡茶的美誉由此传播开来。作为商品的贡茶往往价格较高,但销量仍旧较好。贡茶制度对清代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清代茶叶生产的影响,如推进了各地贡茶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制茶技术的进步;第二,对茶农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加重了茶农的生产负担,地方官员肆意盘剥和短价多买的行为严重损害了茶农的利益,以及茶农盲目扩大种植茶树,导致饥歉之年,其生活受到威胁;第三,对各地饮茶习惯和品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饮茶习惯在满人中间的普及和贡茶被民众们所追捧;第四,贡茶制度间接推动了茶具制造、贡茶产地周边服务业和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五,加强中央与江南地区间的联系。综合全文,清代前期,贡茶制度体现着清承明制的总基调。随着满族统治者从接纳汉族茶文化到将其发扬光大,和贡茶相关的各项制度和礼仪也经历了从清初初步形成,到逐渐发展和成熟的历程,其间,汉族的礼仪文化随之不断融入到满族统治者的宫廷生活当中。同时,贡茶作为联系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宗主国和外藩,国内和国外关系的纽带,充当着清代各方知识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重要渠道。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贡茶是其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清代贡茶的历史仍有诸多内容值得进一步挖掘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