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现实的国际关系已经不再只局限于政治军事领域,而是已经扩展到经济、文化、环境等非传统领域,大国仅仅依靠强大的硬实力已经难以主导国际进程,大国国际威望的树立,越来越倚重于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越来越倚重于它所拥有的软实力。良好的国家形象有益于增进国家间信任,进而促进国家间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因此,国家形象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外交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 一个国家在目标国的形象不仅受到两国关系的影响,还受到国际格局变化及该国国家形象战略的影响。本文认为,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形象发生了三次重大转变:第一次是中国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支持共运的形象”逐渐好转,第二次是冷战的结束及中国经济发展使东南亚国家开始把中国视为“机遇”,第三次是中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使得中国在该地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得以建立,中国“和平发展的形象”趋于形成。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形象的转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声誉,为中国经济发展营造了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同时也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为实现其在该地区的国家利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形象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巩固和推进中国在该地区更为良好的形象还面临困难和挑战。东南亚国家是中国“朝贡国”和中国曾经支持该地区共运的历史使得他们对中国的崛起忧虑不安;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使得部分东盟国家对中国抱有敌视态度;领土领海的争端则使得“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国家具有一定的市场。此外,中国在东南亚国家良好形象的建构还面临着大国争夺、受它们挑拨的挑战。 根据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利益,结合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对我国基本国情及国际形势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在东南亚地区应该建构和平合作的形象、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形象、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了成功塑造中国在该地区的形象,笔者提出了内外兼修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