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老龄化加速、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医疗卫生供需矛盾,研究提高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根据影响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因素合理分配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医疗卫生相关数据为切入点,首先从医疗卫生系统角度考虑,构建投入-产出指标,利用DEA法从区域维度研究2015年省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状况;从时间维度分析“新医改”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变化情况,并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之后从更加宏观角度出发,在考虑社会经济因素条件下,利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及东中西部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因素及变化情况。通过以上研究发现:第一,效率研究方面,2011年之后我国东中西部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呈阶梯型分布--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阶梯型分布受“二孩”政策和经济发展影响。第二,2009-2015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边际效益递减趋势,即就全国平均而言,政府投入1单位医疗卫生资源获得的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的边际收益下降了。第三,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全国范围而言,2009-2015年间,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受财政分权、经济发展、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教育水平正向影响,与户籍制度无关。第四,影响东中西部的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存在地区性差异:东部地区受经济发展、少儿抚养比和教育水平正向影响,中部地区受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正向影响,西部地区受财政分权、老年抚养比和教育水平正向影响。同时少儿抚养比和经济发展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影响显著验证“二孩”政策是东部效率提升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