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刺血疗法历史悠久,在《内经》中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描述,本着“溯本求源”的精神,本文将重点总结《内经》中有关刺络放血的文献,以《内经》中的络脉理论和刺络放血适应症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古人对于络脉的认识及刺络放血疗法的使用,观察古人运用刺络放血疗法时是否按照六经气血强弱实施,探讨刺络放血的穴位在人体部位的分布特点,分析刺络放血穴位的安全性及与畸络分布的一致性。《内经》一书,主要梳理络脉理论及刺络放血的病症。络脉理论部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络脉的含义、络脉的体表循行及分布特点、络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络脉的诊断方法及意义、刺络放血的原则、病理性血络的表现、刺络放血的取穴方法;刺络放血病症部分,主要先收集整理《内经》中运用刺络放血治疗疾病的条文,统计所有条文中涉及刺络放血的经脉频数,明确指出的穴位数目及经脉分布及穴位在人体的分布频数。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黄帝内经》中刺络放血疗法的应用规律,具体方法如下:1.收集条文和与条文相关的材料,首先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升级版和配合手工查阅的方式收集研究资料,计算机检索的方式是运用《中华医典》升级版,先在检索框中输入“内经”,再以“络”、“血”分别作为检索词检索。在左侧书籍目录框将显示该书中包含检索词的篇章目录,作为手工检索时的重点阅读篇目。手工检索方式以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和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进行“素问”部分的手工检索,以河北医学院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灵枢经校释》进行“灵枢”部分的手工检索书籍。其次,把收集到的含有“络”或“血”字的条文进行分类整理剔除。查阅和收集与条文有关的文献,理清楚条文含义,然后分为两大类条文,一种是与络脉系统理论相关条文,比如络脉定义,辨络色,络脉的生理功能、病理性络脉表现等;一种是运用刺络放血治病的条文,通常条文中包含疾病名称和刺络放血部位。2.分析《内经》刺络放血疗法的运用特点,频数分析:统计刺络放血穴位在经脉、人体部位、五输穴的分布频数。对比研究:通过对后世三位医家(王秀珍,喻喜春,贺普仁)刺络放血特点的分析,完善对《内经》的研究,探索《内经》在刺络放血规律。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一)《内经》中刺络放血文献整理;(二)《内经》中刺络放血的功能与适应病症;(三)《内经》与当代医家在刺络放血运用上的差异;(四)《内经》中有关络脉的若干问题探析。研究结论:《内经》中刺络放血的部位以刺病理性血络和刺穴位相结合。其病理性血络可以分为盛络和结络两种,盛络是邪气聚集的表现,刺破脉泻邪气;结络是由于瘀血或郁血内留的表现,刺破络脉以除瘀通络。出血量以“邪尽”为标准,古人观察到刺络放血若邪气或瘀血没有清除干净,容易变生它病,这符合其“宛陈则除之”、“血实则决之”的刺络放血原则。《内经》中采取的刺络出血量和刺络放血的次数都相对较多,但是亦有出血量很少,如“血出如大豆”,说明古人在刺络放血的出血量上,根据病情病位而定,提倡“邪尽”,并不主张出血量大,对出血量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内经》中可用的刺络放血工具有砭石、锋针、铍针、镌针,但经过分析可知,《内经》在刺络放血时以采用锋针为主为最佳。三棱针属于《内经》九针中的短针,针头为三棱状可以保证针孔不会迅速闭合,保证出血流畅。针身短便于控制针刺的放血与深度,这些优点都是《内经》中其他针具不可比拟的。《内经》的刺络放血的对象,经统计发现主要分布在足阴阳经上,共明确指出的22个可刺络放血的穴位。对22穴予以频数分析,结果显示刺络放血对象依旧是以足阴阳经为主。22穴有15穴位于膝关节以下,15穴中五输穴有11穴,其中合穴4穴。我们需要在今后的临床总结五输穴刺络放血的疗效,观察是否在五输穴处更容易出现病理性血络。探索病理性血络与疾病的关系,尤其是注重“审切循按”在合穴处寻找病理性血络,合穴主治脏腑病,脏腑有病可否在合穴处出现病理性血络,这些都有待于今后临床进一步研究。廉泉、委中、冲阳三个穴位,在《内经》中既属于禁刺穴又属于刺络放血穴。《内经》中用于刺络放血的“廉泉”,经考证为足少阴经的“舌下两脉”即金津和玉液二穴。金津、玉液目前属于经外奇穴,而在《内经》中是属于足少阴经。针刺金津、玉液需要避开刺舌动脉,注意针刺深度,距舌体表面2cm以内刺血是相对安全,不会刺伤舌动脉。委中穴是《内经》中刺络放血运用最多的穴位,委中穴刺血不宜刺浅表的小隐静脉主干更不可以刺伤深层的胭动脉。冲阳穴处可以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该处位置相对固定,周围组织少一般是临床穿刺置管的部位,刺络放血以浅表静脉为对象,对于冲阳穴若放血应斜刺,浅刺破血管出血即止。从以上三个穴位可知,古人在最初运用刺络放血疗法时,对于针刺工具、针刺深度、皮下血管的分布等不清楚,在医学最初的摸索阶段会误伤动脉,严重时导致出血不止危及生命。人类医学发展的过程中的曲折与艰辛在《内经》刺络放血条文中可以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