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斯滕豪斯提出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了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在我国,随着教师队伍由发展数量向提升质量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对教师的研究”和“教师做研究”成了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的热点,“研究型教师”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多数研究将目光聚焦于中小学教师应该成为“研究型教师”,成为什么样的“研究型教师”和怎样成为“研究型教师”,而较少关注“研究型教师”是如何成长的,忽视了教师生活、工作的具体情境。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邀请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M老师作为合作对象,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对M老师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与访谈,发掘其工作、生活中的鲜活故事。本文首先通过M老师的生活环境、学习生涯、工作历程展现其成长之路。然后,以此为背景揭开她的研究探索历程:她经历了教育教学和研究的经验积累期、高原反应期,正经历突破发展期。接着,笔者描述了M老师对“研究”的认识和实践,她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研究必要且可行,但是研究是分领域、分层次的,小学语文教师的研究要结合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在研究的过程中,她关注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强调语文学习的读、听、说,力求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她的研究是一种教育行动研究,为行动研究、对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前文的基础上,笔者结合M老师的实际情况,归纳分析影响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内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动力,主要包括:积极进取的个性,热爱教育的精神,具备研究的素质。因此,要践行真正的研究,需要教师教、学、研相结合,争取做一个教育教学的有心人、终身学习的好学者和长于反思的研究者。外部因素应该成为研究型教师成长的保障,学校及校外的各个方面都要创造有利的条件促进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其中,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眼界高远的专业引领和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是研究型教师成长的最重要外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