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较低,资源相对不足。随着我国经济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愈来愈凸显,提高生态效率,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只有注重生态效率的提高,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本文首先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对河南省生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从2008年到2017年河南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河南省也进入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等改革阵痛期,经济增速放缓。河南省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从增速上来看,后发城市正在努力追赶,地区间相对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第二产业占比虽然逐年下降,但目前工业仍然是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煤炭是河南省工业的主要能源,不合理的能源消耗结构和传统工业“粗放式”生产给河南省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为了治污防污,河南省每年投入大量财政环保资金,从治污效果来看,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基本得到控制,但河南省污染底子厚,治污基础差,生态环境依然恶劣。其次,运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和DEA窗口分析法对2008-2017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通过整体和地区两个角度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河南省生态效率整体变化波动较大且处于较低水平,近两年呈上升态势,但地区间的生态效率差距极大,且未见趋同趋势。第三,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灰色矩阵相似关联模型测算2008-2017年河南省各地级市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综合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对河南省生态效率有较大影响,人力资本、政府环保投入、科技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对河南省生态效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最后,根据实证得出的结论针对河南省现状提出环保政策建议:各地市应牢固整体协同发展的观念,建立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优化生态环境的合作机制,推动地区间的人才、资源、技术等要素流动;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培养省内人才,同时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省外人才;大力引进外资,同时要严格遵守外资准入制度,提高外资利用效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环保投入同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降低第二产业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