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景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要求的逐步提高及分类经营的进一步发展,风景林的管理越来越被重视,特别是风景林数字化和评价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好现有风景林资源,既能展示出风景林资源独特的审美价值,又能兼顾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是当前风景林经营者考虑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在某种意义上,八达岭长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八达岭长城风景林也是我国林业发展的一个窗口,因此在保护长城文化古迹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经营和管理好八达岭长城地区的风景林,增加风景林的文化内涵,提高风景林的品质,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3S技术及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在对八达岭长城风景林进行了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借助于PDA技术、扫描矢量化技术及现代遥感技术对风景林信息进行了数字化的采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DEM,对八达岭长城风景林进行了系统、客观的定量化分析和评价,并利用数字化结果形成新的景斑区划结果,进一步提出基于景斑级的风景林经营措施和经营模型。在ARCGIS数据管理平台基础上,建立了八达岭长城风景林数字化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八达岭长城风景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过程,为科学的分析、评价和经营好现有的风景林资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研究在风景林的分类、数字化分析及评价等理论与方法上,有大量创新性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风景林的科学分类是合理经营的前提,本研究在亚林种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按照经营目标和主要功能,将风景林划分为4种景型,即: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风景林、城镇周围风景林、风水林、生态风景林。针对八达岭长城风景林的特殊性,又划分为5个亚景型,即:长城保安林、长城观光林、长城游憩林、长城国际友谊林、长城陵园林。这种按照功能和经营目划分景型和亚景型的方法,为分类经营提供了可能。2、提出了风景林的数字化标准,结合国家及其它行业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了一套基于风景林的数字化标准体系,为今后风景林的数字化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3、基于Arcgis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完成了八达岭风景林数字化管理平台,运行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为今后风景林的数字化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4、针对风景林数字化信息采集的特殊需要,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PDA技术、遥感技术,提出了一整套风景林数字化信息采集的方法,解决了风景林数字化信息从外业采集、基础地理信息的矢量化采集、遥感采集到最终标准化入库、更新等关键技术。5、将GIS三维空间视域分析技术和空间叠置分析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产生了2741个景班,统计共形成119种景班类型,这种客观、定量化的景斑分析结果,为科学经营、分类经营和高度集约化经营长城风景林提供了有力的支撑。6、提出了风景林质量的定量化综合评价指标,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科学,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正确依据。7、基于定量化空间分析结果所产生的景斑,根据每个景斑的具体特点和具体经营目标,提出了每类景斑的科学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