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感染根癌病的杜梨和葡萄为试材,对杜梨根癌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明确了病原菌的质粒类型、生物型和致病性;利用双层平板法和牛津杯法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发酵液对杜梨、葡萄根癌病原菌离体抑制作用;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巨峰葡萄植株防御酶POD、PPO和PAL酶活性的影响,提出了枯草芽孢杆菌抑制葡萄根癌病原菌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了葡萄根癌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葡萄插条扦插生根的影响,为其生物防治提供了有效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从杜梨根部幼嫩冠瘿处共分离到4株与病原菌相似的菌株,经PCR检测分析,此4菌株的质粒类型均属胭脂碱型根癌土壤杆菌,生理生化鉴定为生物Ⅱ型,指示植物鉴定均具有致病性。 2.100株枯草芽孢杆菌中有45株对葡萄土壤杆菌产生抑菌圈,直径在3.3-20.0 mm之间,抑菌圈直径大于11.0mm的菌株有9株;运用双层平板法和牛津杯法进行抑菌测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9161对实验室保存的10株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通过巨峰葡萄、指示植物向日葵的防治测验,枯草芽孢杆菌9161的发酵液能够完全抑制由葡萄、杜梨根癌病原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均达100%。 3.植株受侵染后,共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和病原菌的POD、PPO和PAL三种酶活性均在第3d达到酶活性高峰,且显著高于接种病原菌和无菌水对照。 4.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葡萄组培苗后,对各部位的病原菌进行检测,在仅接种病原菌的植株中,接种部位及接种部位以上检测到目的条带,而枯草芽孢杆菌与病原菌的共接种中各部位均未检测到目的条带。 5.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处理葡萄插条后,其生根条数(11.7)显著高于病原菌(1.4)、菌悬液(0.3)和无菌水对照(5.4)处理;根癌病原菌处理插条后,其茎粗、株高、生根率和根长均显著低于无菌水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