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塞油田侯市和杏河地区经过二十多年开发,油藏注水开发已进入中后期,据统计,杏河地区综合含水30.1%,侯市地区综合含水41.4%,部分生产层段已经出现水淹。为了以后开发时能够避开强水淹层,降低单井含水率,为调整井提供准确地射孔层位,准确地识别和评价水淹层,做好水淹层的测井解释显得越来越重要。论文基于岩心物性分析、真实砂岩水驱油特征等,研究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变化、孔渗等物性特征变化、岩石电学、润湿性变化特征,明确水淹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然后结合理论和实验数据定性定量识别水淹层,从而提出合适的测井解释模型对本地区加密井二次解释。在此研究基础上,论文有以下几点认识: 1.储层水淹后的物性参数、电性参数、地层水矿化度等均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重新对该地区水淹层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 2.沉积相和物性影响水淹层分布,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比分流间湾、天然堤、河口坝相更易水淹,高渗带物性更好的地区更易水淹。水驱油实验表明,不同水淹级别驱替类型不同,反映出不同油水分布情况以及剩余油赋存状态。 3.灰色关联法分析表明,研究区采用RT和SP测井曲线识别水淹层更为合理、准确,并建立了基于自然电位和电阻率曲线定性识别研究区水淹层的标准。 4.安塞油田杏河、侯市地区长6段储层定量识别水淹层的模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水淹级别为低水淹的储层采用阿尔奇公式模型,另一种针对中高水淹级别储层,采用淡化系数解释模型进行评价。 5.高水淹渗流通道砂体物性好、水驱程度高,剩余油饱和度较低,建议间歇式注采及适当的增补少量的加密井,易有利地层压力恢复及油水分异。 中水淹区砂体物性较好、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层内及层间具有大面积的剩余油分布空间,建议采取分段分区注采,完善注采系统,同时合理增加加密井密度及射孔段。 低水淹区主要是致密砂体物性差、原始含油饱和度及含油体积并不高,需要完善的注采井网和较高的驱替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