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中国心理健康研究与实践的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当前中国民族地区中小学“撤点并校”的集中办学,学生需要寄宿在学校。许多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面临这家庭教育缺失、文化适应与冲突、民族偏见等问题,应对紧张的民族压力对少数民族青少年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格外重要。民族社会化觉察是指少数民族孩子对父母亲向他们所传递的有关民族特征信息的认识和觉察。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在探讨民族社会化的概念及结构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学业表现、心理健康、民族认同等内容纳入到该领域的研究框架中,研究表明民族社会化觉察能影响青少年自我系统的发展,包括民族认同和自尊,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少数民族家庭教养的核心成分,国内对民族社会化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情境实验,以景颇族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考察民族认同、自尊在民族社会化觉察对景颇族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收集与民族社会化信息传递有关的民族间的典型冲突事件以及与景颇族有关的偏见,为研究二的材料编制做准备。对云南省德宏州两所中学的399名初中生进行两份开放式问卷的调查。内容分析结果表明,冲突事件以发生在学校的事件居多(尤其是发生在宿舍);涉及到的民族大多数为景颇族和傣族之间的冲突;事件发生的类型男生偏向于打架,女生倾向于争吵;民族语言的差异是引发冲突事件的主要原因。共收集到12条关于景颇族人的偏见。研究二采用情境实验,探讨民族社会化觉察对景颇族初中生民族社会化觉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根据研究一的结果编制成两类景颇族学生在校的冲突情境(有偏见冲突情境*无偏见冲突情境),332名景颇族初中生在接受冲突情境刺激后,对民族社会化觉察、民族认同、自尊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等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民族社会化觉察对景颇族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影响:(1)促进和睦及文化社会化的觉察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受到民族认同的完全中介用,当反应无偏见冲突情境时,促进和睦还可以通过民族认同—自尊中介链的中介作用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效应;(2)偏见准备的影响不显著,仅在冲突情景中存在民族偏见时,偏见准备觉察对被试的心理幸福感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需要通过民族认同的完全中介作用,自尊水平则在整个过程中不起中介作用;(3)促使不信任则对心理健康具有消极的作用,这种作用受到自尊水平的完全中介作用,而当冲突情景中不存在民族偏见时,促使不信任信息既可以通过影响自尊,还可以通过影响民族认同、民族认同—自尊中介链的中介作用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综上所述,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冲突情境中有无民族偏见对景颇族初中生的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均无显著变化;2.不同类型的民族社会化信息觉察对景颇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不同:(1)在冲突情境中带有偏见时,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觉察更多地通过增强民族认同,进而提高景颇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不信任觉察则更多通过降低自尊,进而降低积极心理健康;偏见准备觉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明显;(2)只有在冲突情境中无偏见时,促进和睦与促使不信任的觉察才能通过链式中介作用,先影响民族认同,进一步作用于自尊,最后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但两者的作用是相反的。文化社会化与偏见准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