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是战后中苏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军占领东北后以“战利品”为名,对东北主要工业设备进行系统地拆迁并提出与中国合办东北工业。中国国民政府则坚决主张中国境内(包括东北和台湾)所有日本资产应归中国政府没收,作为日本对华赔偿的一部分。围绕东北日本资产的归属两国进行了长期的争论,最终却不了了之。与史学界长期关注于中苏之间的分歧不同,本文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了交涉中的国民政府一方,以新的视角观察并评价处于交涉一线的张嘉璈在中苏经济合作交涉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力图揭示前方交涉者与后方决策者之间的分歧在国民党政府独裁体制下最终是以怎样不同于民主体制的方式得以解决的。作者认为,虽然没有挽回交涉失败的结局,但张嘉璈为中苏能够达成协议做了很大努力,其意见也对蒋介石产生了一定影响。尽管种种迹象表明,处于交涉一线的张嘉璈对苏方意图做出了更为合理的判断,但由国民政府战后的内外政策所决定,蒋介石作出了倾向于重庆决策者的最终裁定。这成为中苏交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