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环境下黑龙江省冻土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tong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区域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发生了显著改变。季节性冻土的冻融循环过程以及多年冻土的分布对寒区水文过程、植被生长、土壤微生物活性、农林业生产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稳定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基于站点实测数据、遥感数据以及全球气候模式等,采用数理统计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以下几部分研究:首先,从黑龙江省31个站点的逐日土壤冻结、表层土壤融化深度中提取土壤冻融过程变量,利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Sen’s slope及Hurst指数等方法详细分析了过去近60年来黑龙江省土壤冻融状态的时空变化特征。其次,基于遥感资料,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创新性地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冻融状态的变化差异。此外,基于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11个全球气候模式(GCMs),结合Stefan solution和A/Ta经验公式预测了未来(至2100年)黑龙江省冻土的变化情况。最后,收集积雪深度、土壤温度和湿度等数据,分析土壤冻融状态变化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以及对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在1960至2015年间,研究区季节性冻土的土壤冻融状态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区域平均冻结初日推迟了约10天,融化初日与融通日分别提前了约6天、27天,冻结期与融化期分别减少了17天、21天,土壤冻结持续期与实际冻结日数分别减少了约38天、34天,土壤最大冻结深度约减少了48cm。其中,融通日的变化率最大,多年平均持续冻结期与实际冻结日数相差约9天。空间上,黑龙江省中部和南部高海拔地区土壤最大冻结深度降低速度最快。(2)土壤冻融状态发生突变的时间与温度发生突变的时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除冻结初日与融化初日外,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融通日,冻结期、融化期、冻结持续期以及实际冻结日数均在1988年发生突变,并于90年代后趋势明显。同时,约有2/3的测站冻土变量的Hurst指数显示出了强持续性,即未来黑龙江省土壤冻融状态将继续保持当前趋势。(3)在森林、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四种土地利用类型当中,黑龙江省森林和草地地区的土壤冻融周期更长,最大冻结深度更深。并且相对于耕地和建设用地地区,由于植被覆盖对温度及土壤表层水热状况的调节,土壤冻融状态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更小。而耕地地区相对裸露的地表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土壤冻融状态变化较大。建设用地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在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冻融状态变化幅度最大。(4)历史时期,黑龙江省连续性在70%-80%和5%-30%之间的多年冻土区域缩减,连续性在30%-70%之间的多年冻土以及季节性冻土区域扩大。二十世纪60年代连续性在70%-80%、30%-70%、5%-30%之间的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区域所占面积分别占黑龙江省总面积的8.43%、7.44%、21.89%和62.24%,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年冻土区域整体向北缩减,2000年后其分别占据研究区总面积的3.08%、11.39%、17.50%和68.04%。(5)基于全球气候模式对黑龙江省未来冻土状况的模拟研究表明:在SSP126情境下土壤最大冻结深度降低幅度最小,2060-2100年间全省平均最大冻结深度基本维持在158 cm上下不再继续降低。而在SSP245、SSP370、SSP585情境下,二十一世纪90年代的区域平均最大冻结深度相较于参考期间(1995-2014年)将分别降低18.33、31.25和43.20 cm。到2100年,研究区多年冻土区域在SSP126和SSP245情景下将分别减少47.36%和61.34%,在SSP370和SSP585情景下完全消失。多年冻土区域的变化相对于温度变化具有“滞后性”和“非线性”的特点。(6)温度是主导土壤冻融状态变化的主要因子。研究期间黑龙江省冻结指数显著下降,融化指数显著上升。冻、融指数与各土壤冻融状态变量之间均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最大积雪厚度与最大冻结深度、融化初日存在显著的负、正相关关系,积雪厚度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温度升高对最大冻结深度和融化深度的影响。季节性冻土土壤冻融状态与融化期间土壤表层温度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关系,与表层土壤湿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土壤冻融状态的改变对农业生产有着间接影响,有必要加强农业监测和充分结合属地知识,合理调控种植措施,使区域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在过去的近60年当中,黑龙江省土壤冻融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耕地地区变化更为明显。在全球气候将会继续变暖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季节性冻土特性和多年冻土的分布也将随之发生巨大改变,在高排放情景下,黑龙江省多年冻土区甚至会消失。土壤冻融状态与积雪,表层土壤温度密切相关,土壤冻融状态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可能是利弊相存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为氯敏感作物以及雨养地区不同质地土壤确定含氯化肥的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不同降雨量(55 mm,110 mm,220 mm和440 mm)对不同质地土壤(黏壤土,壤土,砂质壤土和砂土)中外源Cl-淋洗效率和残留Cl-在土壤耕层的分布,并利用田间试验验证模拟试验中土壤Cl-含量与降雨量、氯用量和土壤黏粒相关方程的准确性,同时确定氯用量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以及Cl-残留量对马铃
学位
作业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内化的过程,是实现学科育人的落点。在“双新”背景下,如何提升作业的育人功效,以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生成是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的新挑战。聚焦单元长作业的设计,实施尝试厘清其内涵特点;明确目标确立的四个维度;梳理出设计的三项流程:设计作业内容、明确完成要求,提供学习支架、呈现学习资源,预设学习成果、开发评价工具;提炼总结出作业实施的关键要点。同时,明确作业设计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
期刊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丰富的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是资源化利用的最好体现,具有废物利用和生态优化的意义。畜禽粪便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但施用腐熟度不高的有机肥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危害,例如重金属污染,因为有机肥含有大量高活性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它们可以改变重金属的活性(即便是在土壤已经稳定的重金属),提高重金属迁移活化的风险,促进作物吸收重金属,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本研究以
学位
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资源较为丰富。据报道,黄秋葵嫩果部分含有丰富的多糖物质,且其多糖成分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乳化剂、增稠剂和脂肪替代剂被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行业中,还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因此,黄秋葵多糖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功能性成分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不同提取条件下制备的多糖往往能表现
学位
三唑类杀菌剂是现代植物保护中使用最多的杀菌剂。超过84%的三唑类杀菌剂是手性农药。由于对映体和受体分子之间的立体选择性相互作用,对映体的生物活性、毒性和环境行为通常具有差异。传统的农药分析方法主要集中在外消旋体,忽略了对映体间复杂的特性,可能影响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烯唑醇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一个手性中心,含有两个对映体,但其在水果中的对映体选择性行为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手性三唑类杀菌剂
学位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黑龙江省大豆总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百分四十以上,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大豆产量处于我国领先地位。由于大豆是一种需肥度高的作物,所以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合理使用肥料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同时也能改善土壤的性质。合理施肥能够优化作物的生理特性,以实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培育优质高产、高蛋白和高油大豆,对黑龙江大豆生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该试验于2021年在东北农业
学位
水稻是高产的粮食作物,可有效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前人对水稻群体结构、抗倒伏能力和产量形成研究较多,且主要集中于不同类型、穗型、冠温类型及生育期差异的品种,尚缺乏对不同产量水平品种光合特性、群体结构和产量形成的系统性研究。本试验以不同产量水平的寒地粳稻品种龙稻18、松粳3和松粳22为供试材料,探究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株高与分蘖、光合特性、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转运与分配、籽粒灌浆特性
学位
大豆(Glycine max L.)是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大豆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自1996年以来,我国由大豆出口国转变为大豆净进口国后,进口量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增长潜力有限,所以提高大豆单产是提高总产的有效途径,成为大豆育种家的研究重点。大豆抗倒伏性
学位
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对粮食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作用。稻田中氮素流失严重,控释氮肥因其肥料释放的可控性是管理水稻氮肥的重要途径。但其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受到水稻类型、土壤性质、施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控释氮肥的应用效果参差不齐。因此,本研究收集我国近30年包膜控释肥料的稻田试验数据,以Meta分析技术开展控释氮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分析,主要因子包括土壤性质(p H、质地、全氮、有机质)、气候
学位
项目化长作业区别于传统的作业模式,它解决了作业内容单调、作业形式机械化的弊端。初中地理项目化长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能够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并帮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但目前义务教育阶段项目化长作业的实践成果及其应用效率仍然有待考察,因此本研究将从其基本特点入手,立足实际,通过对应学生的教学需求,进一步研究项目化长作业的设计重点及实践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创新与解读,为初中地理作业任务减负,并开辟出一条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