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贴学书法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fzwcb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中国书法史论研究中,笼统地将清代书法概述为“碑学大兴”、“碑学笼罩”似乎已渐成惯例。清代书法由于碑学体系的加入扩大了书法创造的表现领域,创造了自晋唐以后得又一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书法高峰,对于整个清代书法史而言,若论其在整个书法史上的最突出贡献,当属“碑学大兴”了,所以在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研究清代书法史时往往过多偏向于碑学,总结继承清代书家所取得的成就时,对嘉庆后的碑学的兴起及发展津津乐道,褒奖有加,倾注大量的热情,而对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帖学书家取得的成就却视而不见,更有甚者对帖学书家大加贬斥,以碑学为中心去观看整个清代已成为一种研究清书史的思维习惯。与“碑学笼罩”相对应,“帖学大坏”成为概括清代帖学书法的最常用词语。因此,在很多人眼中,只见碑学,不见帖学,甚至总结出清代帖学无成就的结论。这是康有为以来书法界对于清代帖学书法的普遍看法。事实上,“碑学”书法只不过在嘉庆以后才逐渐兴起与发展的,“碑学”书法之所以影响甚大,主要成就在于碑学理论上的成就,而在实践方面,虽然受碑学理论的引导取法于碑,但在以“笔法”为核心的书法本体中,传统帖学书法仍然是整个清代书法的取法对象,碑学的介入只是扩大了取法的范围,而不是取代帖学成为取法的标准,清代书法史的主流仍然是帖学书法。然而,在关于清代书法史研究中,对清代帖学的研究很少,对于代表清代帖学最高成就的中期帖学书法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为清中期帖学的专题研究。本文认为,在清代中晚期碑学大兴的背景下,帖学书法并没有消亡,而是“低调”的不断继承与发展,特别是中期帖学书法在继承晚明传统帖学技法的同时,不断地“取法乎上”将唐楷纳入到取法体系中,使得传统帖学技法在“碑学”的冲击下得到继承与发展,并且创造了清代帖学书法的高峰。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阐述“碑学时代”遮蔽下清代帖学的发展状况。“抑帖扬碑”、“尊魏卑唐”在对“碑学”过度关注的背景下,“碑学书法”似乎成为清代书法的代名词。然而在以“笔法”为核心的书法艺术中,在以文人书法为书法经典体系的构建者的背景中,传统帖学仍然在清代书法史上占据主流地位,通过本章的论述还原人们一个清代书法的真实面貌。第二章是对清代中期帖学的系统分析。中期帖学作为清代帖学书法的最高成就,一方面是“取法董赵”对晚明传统技法的延续,另一方面“尊唐”的创新实践扭转了清帖学书法萎靡状态,大胆创新,开辟了清代帖学的新境界,使得传统帖学在碑学的猛烈冲击下得以继承与发展。中期帖学书法之所以代表清帖学的最高成就就在于取法上的“尊唐”实践。这是本文的重点与核心部分。清代中期的帖学状况、金石考据学的影响以及唐碑本身的取法优势使得取法唐楷给清代帖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扭转了清帖学的萎靡状态。第三章是对中期帖学代表书家的研究。张照、刘墉、翁方纲、王文治、梁同书是清中期帖学“尊唐”实践的杰出代表者,他们将传承下来的晚明传统书风与“唐楷”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将柔美与骨力恰当的结合起来,传承并丰富了帖学书法的创新发展。本文论述清中期帖学的目的在于纠正“碑学”笼罩这一观念下对清代帖学书法特别是中期帖学书法无成就的认识,借以凸显清中期帖学的发展状况和影响,从而纠正书法史研究中对于清代帖学的误读,为当代书法取向提供有益的借鉴与了解。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中华民族雄伟悲壮的一页。战争时期的文化往往是一个国家危难时刻文明崛起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民族精神与人性的崛起。每个处在特殊时代前沿的绘画精英心
绘画作为造型艺术,如何运用造型语言对于一幅油画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写实油画作品中,造型语言永远是为油画作品的内容,历史背景,和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服
泥人张彩塑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重要的一项能够推动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民间文化艺术。与许多濒临消失的文化遗存相比,泥人张彩塑的发展既有重大的现实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逐渐大众化,高校的音乐教育作为大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及社会大众整体素养的提升,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公共音乐课程是普通高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功能的进步,公共交通也随之发展形成复杂的网络,而公共交通集散区不仅是城市中的重要节点也是公共交通网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由高密度人流在不同交通方式间
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当今社会,人们所需的商品应有尽有,但人们在满足于产品基本功能外,更倾向于向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在消费产品时,人们不仅希望人与产品的关系是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而是更多的希望人与产品之间能够产生良好的互动,使人与产品有一定程度的交流,从而给使用者留下深刻的使用体验,获得对产品良好的情感。本论文研究的主旨是,如何贯彻交互的流程、方法和原则,以进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