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miR-202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表达水平是否有差异,并分析miR-202与冠心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11月至2017年08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病例组)及同时期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做常规健康体检的人群(对照组)各81例,两组性别(男性在对照组占79%,在病例组占74.1%,P=0.458)及年龄(对照组63.81±9.17,病例组66.12±8.90,P=0.106)构成匹配。步骤:采集调查对象肘静脉血5ml获取外周血样本,用于提取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获得miR-202的表达水平,并以U6为内参,通过计算-ΔCt获得miR-202的相对表达量。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静息血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等)、临床检验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使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冠心病组人群血浆中miR-20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42±2.04比-2.67±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对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甘油三酯进行校正发现miR-202水平升高与冠心病风险增加相关(调整OR 1.37,95%可信区间1.11-1.70,P=0.004)。(3)冠心病患者miR-202水平与血小板分布宽度(r=-0.348,P=0.002)和平均血小板体积(r=-0.29,P=0.01)呈负相关。(4)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评价miR-202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发现,基线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84(95%可信区间0.78-0.90,P<0.001)与miR-202联合预测模型0.88(95%可信区间0.82-0.93,P<0.001)类似(P=0.147)。miR-202能够对NRI为50.5%(95%可信区间20.3-80.7,P=0.0015)、IDI为0.04(95%可信区间0.01-0.07,P=0.0096)的患者进行重新分类。结论:(1)血浆miR-202的表达水平升高与冠心病风险增加有关。(2)本研究表明血浆miR-202可能是诊断冠心病的潜在无创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