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籽过程中浓香菜籽油产香机制的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h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传统的植物油生产和消费大国,菜籽油作为食用植物油消费市场上的主导产品之一,占全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21.6%。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上菜籽油产品种类丰富,其中浓香菜籽油以菜籽为原料经过炒制、压榨并适度精炼得到,具有浓郁香味,由于生产工艺简单、安全可靠,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市场上的赋香菜籽油产品琳琅满目,但加工过程中菜籽油的特征香气差异大,批次稳定性差,加工工艺及条件如何影响特征香气的形成和产生途径尚不明确,已成为浓香菜籽油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明确浓香菜籽油特征香气物质的形成机制,从理论上阐明香气物质的化学基础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5个产地的油菜籽为原料,模拟工厂中浓香菜籽油的工艺加工得到不同炒制程度的浓香菜籽油,通过感官评价、电子鼻检测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油样的风味进行系统分析,同时测定炒籽过程中菜籽的化学组成物质变化,结合菜籽油的风味变化分析其物质基础,从而对产香机制进行初步的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HS-SPME/GC-MS联用技术、电子鼻技术结合感官评价探究5个产地的菜籽样品(汉中、青海、四川、大荔、甘肃)在炒籽过程中制得的菜籽油风味变化。结果表明:冷榨菜籽油具有青草味、轻微木香味;随着炒籽时间的延长,青草风味下降,油脂味、坚果/烧烤味、辛辣味逐渐增强,炒制60 min后制得的浓香菜籽油具有苦杏仁味,这与电子鼻的PCA结果吻合,能够很好地区分炒籽过程中菜籽油的风味;菜籽油中共检测到162种挥发性化合物,在冷榨菜籽油中,醛类、醇类和烷烃类物质三类风味化合物含量最高(64.40%-82.49%),随着炒籽时间的不断延长,出现腈类、吡嗪类等含氮及含硫化合物等新的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共同赋予浓香菜籽油辛辣、烤香、苦杏仁的油脂味独特风味。(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炒籽过程中菜籽硫甙变化,探究硫甙的降解对浓香菜籽油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炒籽时间的延长,5个产地菜籽的硫甙含量均不断减少,其在50-60 min内硫甙下降幅度达到最大(30.08%-84.02%)。硫甙和挥发性物质的负相关关系说明硫甙热降解生成具有辛辣味的关键挥发性化合物-腈类和异硫氰酸酯类物质,进一步根据不同硫甙组分及其降解产物的结构提出硫甙热降解生成腈类和异硫氰酸酯类物质的可能途径。(3)通过对美拉德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产物和生成物等进行定量分析,并构建氨基酸与还原糖反应的固相美拉德模型,研究炒籽过程中美拉德反应对浓香菜籽油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炒籽时间的延长,菜籽中的部分氨基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与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的含量有所降低,菜籽褐变程度加深,5-羟甲基糠醛和类黑精含量增加,证明菜籽在炒制过程中美拉德反应的发生。通过热处理构建的固相美拉德反应模型产生88种与浓香菜籽油相同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有吡嗪类、酯类、呋喃类、醛类等,并进一步发现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及葡萄糖是菜籽炒籽过程中美拉德反应的主要前体物质。(4)通过对炒籽过程中菜籽的脂肪酸组成、油脂的过氧化值和酸价的变化分析,并结合菜籽油中脂质氧化特征香气物质的关系探究炒籽过程中脂质氧化对浓香菜籽油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炒籽过程中浓香菜籽油中的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有所降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菜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呈现波动趋势,表明脂肪酸在菜籽炒籽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主要挥发性物质有辛醛、4-壬烯醛、2-庚烯醛、2,4-癸二烯醛、1,5-己二烯-3-醇、3-甲基丁醇、2-乙基呋喃等,主要是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炒籽过程中发生热降解反应产生,共同赋予菜籽油特殊的风味。
其他文献
曲润海是山西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作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改编的传统剧目,例如《富贵图》、《崔秀英》、《蝴蝶杯》等,还有一类是新编剧目,例如《宋丑子》、《刘胡兰》等。经过多年的创作,曲润海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戏剧语言和艺术风格,其多部作品在全国都获得过重要的奖项。文章将从“文化个性、身份责任与艺术理想”三个维度中试图分析曲润海的剧作及其理念。作为一名剧作家,曲润海有着极具地域特色的“山西印章”和文化渊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是我国及东亚茶叶产区最主要的害虫之一,经常发生造成茶叶生产上的重大损失。茶树对小绿叶蝉侵染的抗虫响应机制一直是茶
分枝过程的偏差理论是国内外概率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考虑由分枝过程产生的随机和的偏差问题.具体地,设Z={Zn,n≥0}为经典的Galton-Watson分枝过程,{Xn,n≥1}为独立同分
“逃离”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很多时候,人们会将它仅仅看作是现实社会中一种位置方面的变换。但是,逃离其实也经常发生在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层面。而且,在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层面的“逃离”往往有着更加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朱利安·格拉克的第二本小说《阴郁的美男子》作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文本分析法,对其中的“逃离”主题进行分析。本论文分为三个章节,首先,第一章通过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来研究人物
环境污染的存在制约了未来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城市环境的公共物品特征需要地方财政对环境治理的大量资金,因此提高环境治理财政支出效率是解决当前财政投入不足的重要途径。
海冰广泛存在于极地海域,在波浪与海冰相互作用的研究中,通常是把海冰当作完整且连续的弹性板来处理。但在极地海洋地区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完整的海冰,例如破冰船开辟航道之后
近年来由于严重的雾霾天气,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和其他气体污染物进入室内,导致室内的空气品质急剧下降,危害着人体健康,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约9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老人
针对柔性转子系统在临界转速下由于陀螺效应的作用会产生较强的回旋振动造成机械转子系统失稳的问题,本文以柔性转子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转子动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建模方法,进行动力系统模态的仿真分析并进行试验验证。结合全频谱技术分析转子系统回旋振动信号,实现了诱发转子失稳故障的有效诊断。因此本文对船舶轴系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首先基于前人对转子动力学的研究成果,推导并总结出简单转
稻瘟病对水稻的毁灭性巨大,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选育高抗稻瘟病水稻对解决稻瘟病危害是最经济的方法。前期本实验室利用航天诱变获得了水稻广谱型高抗稻瘟病株系H4,
作为一种典型的反应器型式和常见的输运装置,移动床在各种过程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移动床中的颗粒物料处于紧密堆积、缓慢流动状态。由于其离散性以及颗粒之间的摩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