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及现代文明的进步中,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在现阶段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作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农民收入水平与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相差较远的矛盾,让我们不得不思考阻碍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又是何种机理对农民收入产生不利影响?带着这两个疑问,本文试图从影响农民收入的制度因素角度寻求答案。当前,对我国农民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有两个:一是城乡二元体制;二是土地制度。二元体制突出的表现就是以城乡分割为根本特征的户籍制度,而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土地流转。因此,本文主要从户籍制度、土地流转两个方面,研究制度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便厘清阻碍农民增收的制度原因,据此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从而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在具体的研究中,本文在通过现实的经济数据,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引出我国农民收入两个“不相符”的问题;然后理论揭示户籍制度、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的内在影响机理;并运用CHIP2013微观数据,实证发现户籍制度对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了农民的整体收入;而作为现行土地制度的补充,自由顺畅的土地流转能够提高农民家庭收入;同时,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发现以“农转非”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能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从而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具体研究及得出结论的基础上,从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出发,本文能够给出的政策建议在于:第一,加快户籍制度一元化改革,取消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待遇和社会歧视,使户籍制度真正成为单一人口登记制度;第二,加快土地制度改革,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供给两个角度,推动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和规模扩大;第三,真正实施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联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