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氟醚对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gu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Ⅰ组:假手术组(sham),只切除右肾,左肾不处理,开腹45min后关腹;Ⅱ组:异氟醚假手术组(ISO sham),用浓度为1.2%异氟醚吸入麻醉,只切除右肾,左肾不处理,开腹45min后关腹,术后持续吸入1.2%异氟醚3h;Ⅲ组:缺血再灌注组(I/R),切除右肾后左肾建立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min,再灌注3h;Ⅳ组:异氟醚+缺血再灌注组(ISO I/R),用浓度为1.2%异氟醚吸入麻醉,切除右肾后左肾建立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min,再灌注3h,再灌注期间持续吸入浓度为1.2%异氟醚。各组实验动物于24h后处死,测量血浆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检测肾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性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活性,并做肾组织病理切片。   结果:Ⅲ和Ⅳ组血浆Cr和BUN含量、肾组织MDA含量、TNOS活性及iNOS活性均较Ⅰ和Ⅱ组显著增高(p<0.05),且组织切片提示肾小管结构破坏严重,间质充血、水肿明显,但Ⅲ组改变明显严重,且Ⅲ组血浆Cr和BUN含量、肾组织MDA含量、TNOS活性及iNOS活性也明显高于Ⅳ组(p<0.05)。   结论:异氟醚对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与异氟醚抑制氧自由基反应、中性粒细胞聚集、iNOS活性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后发性白内障(after cataract, AC),又称为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PCO),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伴或不伴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常见的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热
目的:总结我院肺血栓栓塞症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分析其临床资料特点,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衢州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2
目的:检测出生新生儿脐带血维生素A(VA)水平,随访观察新生儿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脐带血维生素A水平与新生儿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本实验为前瞻性观察研究,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