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列侯分为功臣侯、王子侯、外戚侯,不同类别的列侯政治地位、爵位传袭、经济地位情况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反映了不同政治势力相互依附,相互制约的状况。在西汉政权的建立过程中,不少将领立下了赫赫战功。终高祖刘邦世,共分封147位功臣侯。这些功臣侯具有极高的政治地位,汉初的三公九卿基本都由功臣侯担任。功臣侯有封邑,经济地位高;功臣侯还有在封国内设置官吏的权力,并享受一系列法律上的特权。相对而言,汉初分封的王子侯和外戚侯数量较少,他们的势力也相对弱小。景、武时期战事较前期频繁,因战功得以封侯的人数较前期有明显的增加。景帝时期因平定七国之乱有功而得以封侯者29人。同时景帝首开封投降者为侯的先例。武帝时期,武帝共封75人为功臣侯,这也是在西汉王朝中除刘邦外,分封功臣侯人数最多的。但到武帝后期,刘邦时期所封的功臣侯,皆被废,无一幸免,而武帝时期所封的功臣侯也废免殆尽。王子侯的数量以汉武帝时期最多,多达178人,这主要是汉武帝为削弱地方诸侯王的权利而实行“推恩令”造成的后果。景帝在位时期分封的外戚恩泽侯数量较少,仅封外戚恩泽侯4人。武帝时期外戚恩泽侯分封的数量明显增加,武帝时期封12人为外戚侯。武帝时期所分封的外戚恩泽侯,分封对象已经不仅仅限于皇亲了。丞相、先王的后代甚至皇帝的宠臣都可以因恩泽而封为列侯。同时,汉武帝也对功臣侯、外戚侯、王子侯的势力进行抑制,通过酎金等夺取了大量列侯的爵位。总体上看,景、武时期,列侯的势力开始走向衰落,这在政治、经济上都有所反映。西汉后期,新封的功臣侯人数严重下降,仅有25人,其中昭帝时期8人,宣帝时期11人,元帝时期1人,成帝时期5人。从分封的数量上来看功臣侯已经是严重的衰落了。西汉后期,共封王子侯201人。其中昭帝时期11人,宣帝时期63人,元帝时期48人,成帝时期43人,哀帝时期9人,平帝时期27人。西汉自昭帝开始,功臣侯和王子侯势力的日渐衰弱,而外戚侯的势力越来越大,分封的数量越来越多(昭帝至平帝共分封外戚侯73人),对西汉政权形成严重威胁。至平帝时期,外戚王莽把持朝政并最终夺取刘姓江山,西汉至此而亡。王莽时期,对刘姓的王子侯进行抑废、打击,罢免王子侯的爵位,被罢免爵位者共计181人。至王莽败亡,西汉王朝所封列侯除平阳侯、建平侯、富平侯外尽亡。西汉功臣侯、王子侯、外戚侯的兴衰,与时代因素密切相关。从历史发展趋势看,由于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的逐渐完善和加强,功臣侯、王子侯、外戚侯生长的土壤、生存的空间已经越来越有限。列侯的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