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皖北地区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ng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皖北地区早发冠心病、晚发冠心病与对照人群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脉病变程度以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1.入选542例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皖北地区患者,收集患者病史及血压、血糖、血脂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2.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中至少一支血管狭窄≥50%或左主干冠脉狭窄程度≥30%则评定为冠心病[1])将受试者分为冠心病组(n=463)和对照组(n=79),并根据患者发病年龄(冠心病患者男性≤55岁、女性≤65则为早发冠心病[2])进一步将冠心病患者分为早发冠心病组(n=177)和晚发冠心病组(n=286)。3.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患者MTHFR C677T基因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野生型CC(n=127)和突变型[CT(n=256)或TT(n=159)],比较三组患者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采用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反应检测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4.定期进行电话和门诊随访,统计出院患者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三组患者MTHFR C677T基因突变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晚发冠心病组基因突变型显著高于早发冠心病组(80.1%vs 70.1%,P<0.01);晚发冠心病组突变型高于对照组(80.1%vs 78.5%),但差异未达统计学差异;早发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70.1%vs 78.5%,P>0.05)。2.不同MTHFR C677T基因型患者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TT基因型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CT和CC型组(P均<0.01)。3.晚发冠心病组血管病变数显著多于早发冠心病组,三个不同MTHFR C677T基因型组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支数无显著差异。4.晚发冠心病组患者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早发冠心病组女性比例、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P均<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空腹血糖和胱抑素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是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男性是晚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THFR C677T基因突可能增大早发冠心病发病风险(OR=1.63,CI:0.773.37),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6.出院6个月的随访期内,三个MTHFR C677T基因型亚组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TT组心血管事件显著高于CC组和CT组。结论1.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皖北地区冠心病的发病存在相关性,T基因突变型患者可能有更高的晚发冠心病发病风险。2.MTHFR C677T位点TT基因型患者有更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3.MTHFR C677T位点TT基因型患者有更高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高甘油三酯可能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输注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笔者对笔者所在科33例(共62例次)HLA位点4~6/6相合的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输注期间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临床护理
目前国内在翻译中国地名时存在着混乱现象。地名翻译应遵循让外国人看懂和尽可能让中国人也能听懂的两条原则,翻译时应尽快从约定俗成过度到汉语拼音,逐步实现完全使用汉语拼
本文提出了分析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的三维两相反应流体的计算机模型。设计该模型是为了研究液体推进剂喷注的非均匀性对燃烧室中流态、燃烧和传热的影响。使用了用以描述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给安徽对外贸易带来了发展加工贸易、改善外贸商品结构、提高外贸产业竞争力等机遇。同时,安徽外贸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竞争加剧等诸多挑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竞争力已成为理论和实证研究热点。国内外对城市竞争力的概念涵义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目前广泛认同的是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能力的反映。学者们
回归分析是研究相关关系的一种数学工具,回归分析方法就是通过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找出经验公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较多,在技术经济工作中应用,也能够取得好
现代舞作为当前舞蹈艺术中璀璨的艺术明珠,在传入中国之后,技术水平得到了发展,在国内各大城市中广受赞扬,成为了重要的一个舞蹈艺术分支。在当前现代舞训练中,对于训练者的
建筑色彩作为建筑视觉表征的重要方面,能直接地反映地区民族特征和文化内涵。藏区独特的高原地域环境,纯朴、勇敢、豪爽的民族性格以及佛教文化的渗透,造就了藏族民居建筑独
介绍了鸭嘴式移栽机工作原理,膜上移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培训情况及培训需求,为对其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05名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