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自2009年首次报道至今,其效率已经突破22%,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层状器件:导电玻璃|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收层|空穴传输层|金属电极,层状结构是光伏效应的物理基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成分、性质和形貌等;因为界面是电荷抽取、转移和复合的主要场所各层界面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对其光伏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TiO2作为传统的吸收层材料,但因其较低的电子转移率和较高的烧结温度,使其不能成为电子传输层的理想材料。近些年来,众多研究者在实验中发现SnO2可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电子传输层。SnO2为n型半导体,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3.6 eV)和较高的电子转移率(100-200 cm2 V-1 s-1)。在低温条件下,用旋涂法即可获得均匀平滑的薄膜。但是,目前对SnO2/CH3NH3PbI3的界面的微观结构和理论理解还很不充分。为此,本文在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VASP软件)的方法,从原子角度出发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SnO2(110)/CH3NH3PbI3(100)界面的局域晶格结构,并对界面的电学性质(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以及差分电荷等)及光学性质(介电函数与吸收光谱等)进行了计算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从原子层次上计算了SnO2体相、CH3NH3PbI3(MAPbI3)体相、SnO2(110)表面、MAPbI3(100)表面以及SnO2(110)/MAPbI3(100)界面的晶格结构和光电性质。发现如下:1)SnO2(110)/MAPbI3(100)界面的失配度为5.8%,电子传输层SnO2和钙钛矿层MAPbI3有良好的界面匹配,界面结构稳定;2)分别计算出SnO2(110)/MAPbI3(100)两种不同终端的界面结合能分别为-0.79 J/m2和-0.70 J/m2;3)SnO2/MAPbI3界面处费米能级附近有新的界面态出现,通过分析分波态密度,发现新的界面态主要来自界面处I原子的5p轨道、O原子的2p轨道、Pb原子6s和6p轨道;4)界面处存在界面态,极大影响电子传输效率,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偏低的原因之一。5)SnO2/MAPbI3界面处有大量的电荷转移,表明界面处形成更强的化学键,界面结构比体相更加稳定。6)通过对比SnO2/MAPbI3界面、体相以及表面的吸收光谱可以得知,界面拥有更宽的光吸收范围。7)随着入射光子能量的增加,SnO2/MAPbI3界面体系的折射指数n急速降低,然后逐渐升高趋于平稳,消光系数k在有效光能量范围内,逐渐上升,静态介电函数为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