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处方用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王素梅教授治疗TD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并筛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王素梅教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门诊治疗的TD患儿病历资料。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中,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中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类别、使用频次等基本信息进行分析,挖掘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组方规律,分析出核心处方、常用药物组合,并提取新方,结合临床实际,总结王素梅教授治疗TD的用药经验。结果:共收集病例209个,获得处方1386首,涉及230味中药。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辛、甘居多,苦味次之,归经以肝经最多,脾经、肺经、胃经其次。使用频次在30次以上的药物共111味,其中使用频率在50%以上的前10味药物分别是:防风、葛根、僵蚕、钩藤、石菖蒲、伸筋草、全蝎、谷精草、地龙、天麻;药物类别排名前5位的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补虚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对有葛根、防风;葛根、僵蚕;葛根、伸筋草;防风、僵蚕;葛根、钩藤;防风、伸筋草;防风、钩藤;葛根、防风、僵蚕;防风、石菖蒲等;核心药物是葛根、防风、僵蚕、全蝎、钩藤、伸筋草、陈皮、地龙、天麻、桂枝、石菖蒲、谷精草。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提取出32个核心组合,演化出新方16个,其中新方1由四君子汤化裁,适用于有脾虚症状的抽动患儿,体现了扶土法之益气健脾法;新方2由二陈汤和六君子汤加减组成,适用于脾虚而痰湿阻络引起的抽动诸症,体现了扶土法之健脾化痰法;新方3适用于治疗肝经郁热所致的眨眼、翻眼、挤眼等眼部抽动;新方6由天麻钩藤饮化裁,适用于肝亢风动证,体现了抑木法之潜阳平肝法;新方7可用于抽动患儿出现气阴两虚症状的治疗;新方8可用于治疗清嗓、吭吭等发声性抽动;新方9和10可用于治疗鼻部抽动;新方3、8、9、10体现了王教授证症结合的辨治方法;新方11可用于治疗因肝肾失和导致的伴有遗尿的抽动患儿;新方12适用于伴有情志不畅、注意力不集中、夜寐不安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睡眠障碍的抽动患儿,体现了调心神以抑肝木的思想;新方13为理气药和消食药组合,适用于由气滞导致腹胀腹痛、纳差等症状的抽动患儿,体现了抑木法之疏肝理气法;新方14可用于脾胃失和而痰多的抽动患儿;新方15适用于治疗伴有积滞的抽动患儿,体现了扶土法之健脾消滞法;新方16适用于治疗肝火炽盛证,体现了抑木法之清热平肝法。结论:王素梅教授从肝脾论治抽动障碍,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虚肝亢,风痰扰动,病位在肝、脾,病性属虚实夹杂。治疗以肝脾为核心,确立扶土抑木为治疗大法,扶土法主要包含健脾化痰法、益气健脾法、健脾消滞法,抑木法主要包含疏肝解郁法、潜阳平肝法、清热平肝法、重镇平肝法,注重标本同治,辨证与辨症相结合,基于“五脏论治”,“久病多瘀”,随症加减,灵活用药。用药上注重寒温并用,以平为期,常用辛、甘、苦三味,巧用归经及引经理论,药物类别广泛,常用解表药、平肝息风药、补虚药、清热药,尤善用各类祛风药,旨在健脾平肝,息风止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