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分子水平研究多相催化剂表面物种与催化剂表面结构,进而解析催化反应机理、活性位点及其催化作用是催化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红外光谱可以获取探针分子与反应中间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的振动与转动信息,由此识别表面物种、推断催化剂表面结构与吸附位点信息,是多相催化研究的重要表征手段之一。然而,利用红外光谱识别表面物种与研究反应机理仍存在重要挑战:(1)利用红外光谱识别表面物种一般根据自由分子的特征频率或文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分子水平研究多相催化剂表面物种与催化剂表面结构,进而解析催化反应机理、活性位点及其催化作用是催化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红外光谱可以获取探针分子与反应中间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的振动与转动信息,由此识别表面物种、推断催化剂表面结构与吸附位点信息,是多相催化研究的重要表征手段之一。然而,利用红外光谱识别表面物种与研究反应机理仍存在重要挑战:(1)利用红外光谱识别表面物种一般根据自由分子的特征频率或文献报道数据对照确定。由于自由分子与催化剂相互作用导致表面物种结构与自由分子结构相差较大,相应特征频率发生移动;同时现有报道的已知物种在催化剂上吸附的红外数据较少,且因催化剂而异。因此,仅通过自由分子及文献数据难以进行表面物种的识别。(2)吸附物种在催化剂表面可能的吸附构型多,理论难以获得吸附物种在催化剂表面的全局最稳定结构。(3)当催化剂表面引入其他表面物种时,其与催化剂表面、反应物均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反应物种的谱学识别更加复杂,难以从分子水平对反应物、反应中间体及其反应机理进行识别。针对以上难点,本论文采用采用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理论研究团队开发的全局结构搜索软件(IMAGE)获取吸附物种在催化剂表面的最稳定结构,在经典红外频率与强度计算理论的基础上,编写了周期性平板模型的红外光谱强度计算程序。在此基础上,将两者结合用于多相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结构、化学环境以及表面结构的研究。通过计算探针分子在模型催化剂上的红外光谱图,我们可以精准确定表面物种及其吸附位置,理解催化剂表面和被吸附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计算不同化学环境中存在的表面物种的红外光谱,结合实验原位红外光谱,助力理解化学反应机理;通过探针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特征峰,可以解析催化剂表面的精细结构。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全局结构搜索软件(IMAGE)和周期性表面模型,以CO在Pt(111)上的吸附为例,系统研究了不同覆盖度下CO在Pt(111)表面的可能吸附构型。计算结果表明:低覆盖度时,CO分子优先吸附在Pt(111)表面的顶位;随着覆盖度的增加,顶位吸附的CO分子稳定性降低,变为顶位和桥位共吸附。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红外光谱理论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覆盖度下CO在Pt(111)表面的红外光谱,计算结果表明,随着CO覆盖度的增加,C-O键振动频率向高波数增加,并在1850 cm-1出现桥位吸附峰。说明全局结构搜索与红外计算相结合,可以从分子水平揭示探针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结构与吸附位置。通过系统计算CO2和各种碳酸盐、碳酸氢盐物种在Ti O2上的吸附与红外光谱,从分子水平识别CO2及其吸附物种,为实验谱图中复杂物种的归属提供理论支持。催化剂表面反应通常多物种并存,导致反应物的局域化学环境变化,进而影响反应机理与催化性能,也为红外光谱识别不同反应物种造成比较大的干扰。本文选择Pt(111)表面NO吸附、原子O与NO在Pt(111)上共吸附为例,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表面全局优化算法IMAGE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的红外光谱计算,系统研究了NO的吸附与反应行为。计算结果表明:随着NO覆盖度增加,NO在Pt(111)从fcc洞位转变为fcc洞位和顶位共吸附;NO在fcc洞位吸附的特征峰蓝移,并出现顶位吸附峰;当NO与O共吸附时,NO特征峰亦蓝移;随着共吸附O物种覆盖度增加,NO的吸附能变弱,反应能垒也显著降低。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较好一致。因此,利用表面构型全局优化算法、周期性平板模型红外光谱,结合反应势能面搜索,能够从分子水平识别表面物种,研究化学局域环境对反应机理的影响。催化剂表面结构研究一直是催化反应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以CO为探针分子,理论模拟Pt负载在Ce O2上的单原子、双原子、纳米团簇模型催化剂的红外光谱,理论解析了单原子、双原子、纳米团簇负载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计算结果表明,通过CO在单原子催化剂、双原子催化剂、纳米团簇催化剂上吸附产生的特征CO伸缩振动特征峰,可以从分子水平为不同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的精细识别提供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血压水平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将2021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将糖化血红蛋白浓度> 7%作为试验组(n=100),糖化血红蛋白浓度≤7%作为对比组(n=80),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血压水平和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空腹血糖、舒张压、总胆固醇(TC)、甘油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簇与有机配体结合而形成的晶态多孔材料,由于其比表面积大、结构可剪、孔径可调和化学可修饰等特点,已成为多相催化研究的热点。基于MOFs中丰富的金属节点和多种有机成分,近年来,将MOFs作为牺牲模板经高温热解策略可衍生多种催化性能优越的材料。在此过程中,有机成分可被选择性去除或者转化为高孔隙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同时金属节点组装为富含缺陷位的金属氧化物,可用来锚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有卓越的调节孔隙大小、内部环境的可操作性和预设计性,是探索高性能功能材料的优良平台,在气体燃料存储、工业气体混合物分离、有机污染物去除等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针对功能型MOFs的孔环境工程,本论文的主要设计思路是:一方面,利用孔限制效应,设计超微孔金属有机框架,以提高MOFs对不同气体分子的尺寸筛分效果;另一方面,在构建小孔窗口的基础上,协同功能结合位点(包括开放金
目的:观察益卵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新余市中医院收治的POI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自拟益卵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性激素水平[
新材料的发现与应用,是近年来唐代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出土的唐代墓志与壁画为基础,对其中呈现出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墓志与壁画虽然分属不同的门类,但二者同样是唐代社会风尚影响下的产物,均能反映出唐人独特的价值取向,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存在一定关联。儒家的传统性别定位早已对男女的社会分工作出了规定,即“男不言内,女不言外”,这一点在壁画与墓志中都有表现。唐墓壁画“府邸宅院一元化
针对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布局形态与村民需求不匹配的现状,提出“两模型三层级”的乡村公共空间精准优化方法。以西安周边乡村-车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法构建车村公共空间双层网络模型,即:物质网络模型与村民行为网络模型(两模型)。从“聚落-片区-单点”三个层级(三层级)设计衡量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相关指标,并通过双层网络模型指标的对比分析,精准定位车村公共空间需要优化提升的要素。最后,
移动群智感知(Mobile Crowdsensing,MCS)是一种高效的数据感知方式,由携带移动设备的用户到指定地点采集数据。感知平台要求用户提供实时位置以便进行任务分配,但位置信息的共享会带来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一些用户出于对自身隐私的担忧,拒绝参与感知任务,导致任务完成率降低。为有效解决移动群智感知中的用户位置隐私问题,学术界和工业界均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技术手段。差分隐私是目前相关研究中采用的
光催化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生成燃料小分子或产生氢能源,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然而,由于半导体光催化剂对太阳光缺乏有效的利用,导致太阳能的转换效率不高。因此开发一类高效、稳定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尤其是可见光或近红外(NIR)响应的光催化剂是非常必要的。迄今为止,人们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并且开发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其中,金属硫化物,尤其是Zn In2S4(ZIS),作为一
加积型红土是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的陆相沉积,是研究中低纬地区第四纪古环境记录的良好地质载体。其沉积剖面的结构存在两种类型:第一类自上而下为黄棕色土、网纹红土、砾石层和基岩;第二类自上而下则为均质红土、网纹红土、网纹砾石层和基岩,两类剖面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纹化过程结束以后一些剖面上覆均质红土,而另一些剖面则上覆黄棕色土。更新世网纹红土的形成环境已有较多研究,普遍认为网纹红土是夏季风异常强盛时期湿热风化的产
炔醇催化加氢制备烯醇是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反应,抑制生成的C=C键进一步加氢生成C-C键是该反应的关键。Lindlar催化剂对该类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因此,Lindlar催化剂是工业上生产烯醇用到的主要催化剂,Lindlar催化剂通过引入铅盐对Pd纳米颗粒进行毒化,并加入喹啉和噻吩等含氮、含硫的有机物抑制烯醇在活性位点上的吸附,从而提高该类反应的选择性。但是,铅盐和有机抑制剂的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