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钾对不同专用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分配与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kick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04~2005年分别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蒙城马店试验站和肥东县八斗镇两地进行。以强筋小麦烟农19和弱筋小麦皖麦48为供试品种,采用盆钵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和氮钾肥配施对专用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分配及品质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供钾水平对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强筋小麦籽粒的产量,增产幅度达到了10.2%~24.8%,钾肥用量与小麦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2**,n=6)。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对产量作用最大。施钾还可以促进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施用钾肥对沉降值的影响不大。以处理K1.0获得了最高产量和较好的品质指标。施用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弱筋小麦籽粒产量。低钾土壤上钾肥用量为120kg/hm2时获得最高产量4638 kg/hm2,中钾土壤上钾肥用量为90 kg/hm2时获得最高产量5215 kg/hm2。土壤的供钾能力对钾肥的产量效应有较大的影响,低钾土壤上,钾肥的增产幅度为8.51%~18.83%,钾肥用量与籽粒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765,中钾土壤上,钾肥的增产幅度为5.34%~13.74%,钾肥用量与籽粒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665。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对弱筋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施用钾肥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低钾土壤上,适量增施钾肥,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均表现出提高的趋势,但是钾肥用量超过120 kg/hm2继续增加施钾量反而不利于小麦籽粒品质的改善。中钾土壤上,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表现出降低的趋势,淀粉总量则表现出增加趋势,除硬度外,低钾和中钾土壤上不同钾肥用量间的品质性状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施用钾肥对弱筋小麦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评价值有显著地影响,对吸水率的影响不显著。在一定钾肥用量范围内可以通过增加施钾量来调节弱筋小麦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评价值,但是这个钾肥用量临界值各流变学参数并不相同,同时还受到土壤供钾水平高低的影响。弱筋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在不同钾肥用量间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基础肥力不同的土壤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本试验条件下,供试土壤的基础肥力对弱筋小麦籽粒的品质性状、流变学参数和淀粉糊化特性均有一定的影响。2、氮钾配施对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氮钾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了强筋小麦的产量。配施氮钾肥的小麦处理增产幅度为61.3%~110.9%,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氮钾肥配合施用对产量的有利影响首先是提高了强筋小麦的穗数,其次是增加了籽粒的千粒重。虽然钾对强筋小麦籽粒品质的独立效应不大,但是氮钾肥配合施用后,钾肥对氮肥的品质调优效应表现出显著地促进作用,配施氮钾肥处理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分别比N0K0增加了19.4%-39.5%、23.5%-51.4%和20.8%-27.3%,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氮、钾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总量及湿面筋含量的正交互作用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全部处理中以高氮高钾(N3K2)处理获得了最高产量和较好的品质指标。合理配施氮钾肥同样能够显著地提高弱筋小麦产量。在低钾土壤上,处理N180K150获得最高产量5023kg/hm2,中钾土壤上,处理N180K90获得最高产量5145kg/hm2。不论是在低钾还是在中钾土壤上,氮肥的产量效应均大于钾肥效应,在低钾土壤上氮钾对小麦产量表现出极显著地正交互作用。产量构成因素中以有效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低钾土壤上,配施氮钾肥后显著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硬度,氮肥对弱筋小麦品质的影响效应要大于钾肥,但是钾肥对氮肥的品质调优效果也存在着显著地促进作用,氮钾对弱筋小麦品质指标的正交互作用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中钾土壤上,氮肥用量的增加仍能够显著促进小麦品质各项指标的改善,但随着配施钾肥用量的提高,此种调节效应减弱,小麦品质各项指标出现了负效应,氮钾表现出显著地负交互作用。氮肥施用对弱筋小麦面团流变学参数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一定用量范围内(90kg/hm2)增施钾肥能够提高面团吸水率,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降低弱化度,提高评价值,但施钾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低钾和中钾土壤上表现出相同的趋势。配施氮钾肥对弱筋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无明显影响。土壤基础肥力对弱筋小麦的品质有明显地影响。3、氮、钾营养对不同专用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规律的影响整个生育期小麦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的总体变化规律是呈下降趋势,植株氮磷钾养分的累积吸收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氮磷钾养分均在拔节-抽穗阶段达到最大值。不同专用小麦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有所不同,强筋小麦氮含量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分蘖期和抽穗期,磷、钾含量均呈连续下降趋势,而弱筋小麦的氮含量从分蘖期至灌浆期一直呈下降趋势,但至成熟期时又略有回升,磷呈波浪形变化,钾则呈连续下降趋势。钾肥的施用促进了植株钾含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提高,强筋小麦与低钾土壤上弱筋小麦不同生育期钾含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与钾肥施用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中钾土壤上钾肥用量与钾养分累积量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与氮磷累积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氮钾肥配合施用促进了小麦植株氮钾含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提高,氮钾对小麦养分吸收表现出一定的正交互作用。本试验条件下氮钾的交互作用对提高小麦钾累积吸收量的影响较氮磷明显,在中钾土壤上氮钾对植株养分吸收的正交互作用更为明显。在一定氮肥用量范围内增施氮肥能够提高成熟期籽粒中氮磷钾养分的分配率,同时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营养器官对籽粒氮的总贡献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氮肥用量过高,籽粒中氮磷钾养分的分配率和氮的总贡献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在低钾土壤上,弱筋小麦氮的总贡献率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而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在一定钾肥用量范围内增加施钾量可以提高成熟期籽粒中氮磷钾的分配率和氮总贡献率,但同时钾肥的效应还受到氮肥用量和土壤供钾能力大小的影响。氮、钾肥的施用对磷的总贡献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强筋小麦籽粒中的磷主要来自前期贮存磷的再分配,而弱筋小麦籽粒中的磷主要是植株后期吸收同化的磷。施用氮肥后改善了植株氮营养状况,从而提高了氮与籽粒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同样钾与籽粒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在施钾肥后也得到了明显地提高。4、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适宜氮钾肥用量的确定本试验条件下,强筋小麦在氮肥用量1.4g/盆,钾肥用量1.0g/盆时获得了最高产量和较好的品质指标,氮钾的适宜配比为1.4:1。低钾土壤上钾肥用量为120kg/hm2,中钾土壤上钾肥用量为90 kg/hm2时,弱筋小麦获得最高产量;低钾土壤弱筋小麦以处理N180K150获得了最高产量,适宜的氮钾配比为1.2:1,中钾土壤以N180K90获得了最高产量,适宜的氮钾配比为2:1。氮肥用量在120kg/hm2范围内,弱筋小麦的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和稳定时间符合国家现行优质弱筋小麦标准。
其他文献
城市旅游发展需要科学而合理的城市旅游规划来指导。城市旅游规划的中心任务是以旅游形象为导向,通过树立城市旅游形象来提高城市旅游的吸引力。 城市旅游形象的树立可以利
洗钱是指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通过交易、转移、转换等各种方式加以合法化,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洗钱不仅削弱国家财政,而且会威胁国家安全,目前我国刑法明确规定洗钱是一种违法
魔芋粉的主要成分为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在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天然魔芋粉的一些理化性质不够稳定,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本研究对磷酸盐酯化魔芋葡甘露聚糖(EKG
中国的民主化必须正视推进优质民主所需要的基础和条件,以防民主变成假民主、坏民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必须破除对竞争性民主的迷信,深刻认识经济发展对民主的举
随着新闻报道手段日益多样化、现代化,报纸版面元素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图片首当其冲。今天,如果对新闻图片的理论探讨仍然局限于“摄影图片”或“新闻照片”,已经不能客观反映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也急剧增加,交通拥堵问题也就变得日趋严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除了对交通需求进行控制、增设交通设施之外,提
随着电影传播媒介的变迁,电影沉浸感的审美接受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影院到VR,一直到新媒体时代的跨屏传播,电影沉浸感发生的条件、表征、阈值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差异。本文从影
目的:1.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童年创伤经历评定量表。2.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以美国临床心理学家Jongsma对童年创伤的界定为基础,根据童年创伤的操作性定义,收集条目组成
由于矿山地质条件复杂、采矿生产过程环节多而且采矿工艺复杂,采矿工程中通常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大量的经验知识和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处理。因
公用事业部门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其所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供电、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供气、供热、铁路运输等产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部门。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