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国的历史经验表现出,关系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德国的主持银行、日本的主办银行和美国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长期贷款承诺。虽然表现形式有所差别,但银行与企业发展长期紧密关系是其共性,相对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并使银行获得了必要的垄断租金。随着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迅速发展,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研究关系贷款的文献层出不穷,从理论模型、经验研究等不同角度对关系贷款的成本收益、决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国内由于国有银行的长期垄断和中央银行对利率的严格管制,中小企业贷款受到忽视,并且缺乏发展关系贷款的必备条件。关系贷款作为世界各国减轻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我国却遭到了一定程度的误解,收到一些不公正的负面评价,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缺乏关注。只有96年执行主办银行制、要求企业在特定的银行建立基本账户等政策在结成紧密银企关系方面做出了尝试。近年来,随着放松利率管制、发展民营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逐一提上银行改革的议事日程,经济学界对银行和企业关系进行研究,为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任务紧迫。本文将通过对各国银企关系制度进行比较,就关系贷款命题对文献进行广泛调研,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进行系统规范的理论阐述和模型证明,列举关系贷款的预期收益、成本内容,对净剩余的租金转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使关系贷款满足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的银行和企业特征、制度环境因素,得出结论:各国市场环境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型融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信贷行为受到银企双方谈判地位、主观认识的影响以及社会信用、经济条件、制度背景等客观环境的制约;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之间的关系贷款安排易于满足合约双方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不失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可行途径。最后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考察中国的中小企业信贷现状,对我国发展关系贷款的背景条件进行经验研究并提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