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的感同身受——依恋风格与伴侣关系内情绪反应的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Bowlby提出依恋理论以来,它成为解释亲密关系中情绪调节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主要探讨在亲密关系中,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对伴侣的情绪反应,运用Mikunicer和Shaver的依恋系统动力模型作为指导,通过相关分析,来验证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对伴侣情绪体验的不同反应,以发现什么依恋类型的个体,对伴侣的情绪反应更具有感同身受的能力。  实验对象是199名有过恋爱经历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女103,男96),通过对他们进行成人亲密关系经历测量,按照焦虑和回避维度的得分,将他们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低回避低焦虑焦虑)、专注型(高回避低焦虑)、冷漠型(高回避低焦虑)、惧怕型(低回避高焦虑),一半被试先回忆与伴侣相处过程中做过的最让对方感到幸福或快乐的事情,并简单写下这个情景,然后完成一个SAM情绪评定的量表;观看一段中性视频后,再回忆与伴侣相处过程中做过的最让对方感到悲伤或痛苦的事情,并简单写下这个情景,然后完成一个SAM情绪评定量表。另一半被试顺序刚好相反,先回忆伴侣的消极情绪,再回忆伴侣的积极情绪。结果发现:四种依恋类型的被试对于回忆对伴侣做过的积极或消极事件时,自身的情绪反应在维度上存在差异,在情绪的愉悦度上,依恋类型与所回忆的事件的性质存在交互效应,在回忆积极事件时,不同依恋类型的被试得分有所差别,恐惧型和冷漠型在愉悦度上得分较高,安全和回避型得分较低,在回忆消极事件时,则没有显著差异;在唤醒度上,回忆的事件性质和依恋类型上的主效应差异显著,回忆消极事件时的情绪唤醒度明显低于回忆积极事件时的情绪唤醒度,同时,不同依恋类型的被试的唤醒水平也有显著差异,安全型和专注型的得分显著低于冷漠型,在支配度上,四种依恋类型则没有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心理治疗的效果评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直是临床心理学者致力解决的问题。信息平衡心理疗法的评估系统包括五个阶段,分别为对咨客信息的收集、非适应性观念的探查、非
动画学习过程中,线索对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分配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研究结合后测问卷和眼动技术分别探讨线索、学习者的先前知识经验、动画播放的速度和文字
超媒体学习环境中信息呈现的形式多样化和内容丰富性使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并非所有的学习者都能从这一环境中获益,原因可能有二:认知超负荷、信
目的:  近年,随着征兵政策的调整,部队中涌现出一个新的群体——大学生士兵,他们的出现顺应时代要求,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兵员素质;同时,大学生士兵的大学生活经历使其心理健康状
近年来,员工情绪和在组织中相关人际关系的管理日益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的重视,随着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组织中的妒忌问题也逐渐成为组织行为学领域的一个备受瞩目的课题,而华人企业
研究目的:探索被试在不同认知负荷条件下对不同呈现方式的植入品牌的记忆效果及眼动模式。研究方法:采用加工分离程序测量被试的记忆效果。分别向被试发放包含测验问卷及排除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