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沫酸化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常规酸化过程中酸岩反应速度过快,酸化效果不均以及酸化后含水量上升等问题。泡沫酸化可以使酸液进入低渗透层和油层,控制酸化后含水量的上升,使酸液达到转向分流的目的;但通常的泡沫酸化技术需要气源和注气设备等,增加了酸化施工的成本。本文围绕泡沫酸化技术,利用酸液与碳酸岩反应放出的CO2为气源在储层中形成泡沫酸。同时使用气流法,岩心驱替实验装置等对泡沫酸的配方及缓蚀性能做了研究,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以CO2为气源;通过加入不同的酸液添加剂组成稠化酸,复配酸,常规酸体系;并在三种酸液体系中加入不同起泡剂进行评价。实验得出在三种酸液体系中,起泡剂OP-10的泡沫综合指数最高;在常规酸和稠化酸中添加量为0.6%,在复配酸中添加量为0.45%时,就有较强的起泡性能,稳泡性能,耐矿化度和耐温性能。稠化酸和复配酸中相同浓度起泡剂的泡沫综合指数优于常规酸。(2)通过泡沫酸与碳酸盐岩屑的溶蚀实验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泡沫酸的溶蚀率比酸液基液的溶蚀率小4%—10%左右,但温度越高,溶蚀速度越快;这说明泡沫酸有一定的缓蚀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近井壁地带由于酸岩反应过度导致垮塌,并且可以对地层深部进行酸化。通过泡沫酸与20#钢腐蚀挂片的反应可以看出,泡沫酸的腐蚀速度低于酸液基液的腐蚀速度,且不会出现点蚀现象。在三种酸液体系中稠化酸与复配酸的腐蚀速度均低于0.4g/m2h。(3)通过单岩心暂堵和双岩心分流实验表明,实验所配置的泡沫酸溶液可以依靠酸岩反应自生CO2气体形成白色乳状液状态的泡沫。所产生的泡沫酸可以有效封堵含水岩心,对含油岩心的封堵能力很弱。对渗透率极差为8左右的并联岩心进行驱替,泡沫酸会优先封堵高渗岩心,使酸液进入低渗岩心,对非均质地层较为适用。其中,黏度较高的稠化酸对岩心的暂堵和分流效果更好,但注酸时所需的压力较高,在实际应用泡沫酸时,应选择合适的酸液基液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