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谦之道教改革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寇谦之是中国道教史上北魏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对五斗米道进行了全方位改革。   本文分三部分共六章阐释了寇谦之道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第一部分即第一、二章,叙述了寇谦之的生平及其道教改革的背景。魏晋南北朝是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当时整个社会的政治阶级关系和民族关系以及社会思想都有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对五斗米道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此外五斗米道信徒阶级结构发生变化,门阀士族开始加入其中,对五斗米道提出新的要求。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加上其自身的局限,道教改革迫在眉睫。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章,详细论述了寇谦之道教改革的内容,包括充实教义,改革组织制度和完善教规教仪三个方面。在充实教义方面,寇谦之吸收儒、佛思想以及对自身教义的改进,使五斗米道逐渐摆脱了巫师方术的原始面貌,在宗教理论方面更加的完善。在改革组织制度方面,寇谦之改革蜀土宅治之号,勿复承用;取消天师、祭酒世袭制;除去三张伪法,革除租米钱税,除去男女合气之术,这对五斗米道的组织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完善教规教仪方面,改进宗教仪式,增订戒律,使五斗米道更具有庄严性,纪律性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在上述几章的基础上,最后客观的评价寇谦之道教改革的作用和其在道教史上应有的地位。寇谦之对五斗米道的改革,使得道教在北朝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寇谦之的道教改革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他文献
“异化”概念是发端于西方圣经思想,是近代以来霍布斯、卢梭等人纳入其政治理论而倍受西方哲学关注的重要议题。自嘉顿·鲍姆与康德以来,艺术与异化的关系问题在西方哲学中凸
重点介绍旋挖钻机与循环钻机联合使用成孔等桩基施工的技术措施 ,并较详细地叙述了 2 0m ,2 5m ,35m跨长的空心板的架设技术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