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地区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之一,关注农村地区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是新课程改革研究领域的焦点。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受益者,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现状与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有直接的联系。本研究关注了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广东高州市、广东封开县共四个县总计10所学校学生对新课程的适应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对以上地区的学生进行调研,从不同学段、地区、民族三个方面对学生适应性进行比较,了解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状况并分析影响其适应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生对新课程尚不够适应,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较高,但对适应新教材及作业形式、转变学习方式方面表现较差,从不同学段的学生比较来看,高中生比初中生和小学生更为适应新课程,在喜爱程度和转变学习方式方面小学生比初中生、高中生更适应新课程,而在新教材、新作业形式及学生角色方面,高中生比初中生、小学生的适应水平更高;从不同地区学生来看,县城学生则对新课程更为适应,镇里学生次之,乡村学生适应水平最低;从不同民族来看,汉族地区的学生比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更为适应新课程,新教材和转变学习方式方面,汉族学生适应水平较高。针对学生对新课程适应的现状,本研究分析影响学生适应新课程的因素有农村学校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师资水平有限、课程资源紧缺、评价改革制度滞后、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制约,此外还有学生自身素质结构以及在学习态度和转变学习方式上的意识较差的因素。基于以上对农村学生适应新课程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促进农村学生适应新课程以推进农村地区新课程改革的一般建议有:重新定位农村学校的课程价值取向、改善和丰富课程内容、改革以考试为主的学生评价制度、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质量,改善师资水平、有效利用农村课程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技术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精神、家长应加强对子女的教育责任,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本文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学生对课程适应的特点,提出提高贫困地区学生对课程适应性的针对性对策有: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入乡土文化特色,使学校课程内容多样化、创建教师在不同地区间的轮换任教机制,改善贫困地区的师资水平、农村中学中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变学生的教育观念,转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课程适应性的针对性对策有: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专门开展具有少数民族背景的教师培训、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期改进农村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