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辛烷磺酸对鹌鹑的生殖毒性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wr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对禽类的生殖毒性,以鹌鹑为禽类指示动物进行了PFOS经口染毒实验。本实验中,雌、雄鹌鹑均设对照组,PFOS染毒剂量均以饲料中PFOS含量计。雌鹌鹑染毒组PFOS染毒剂量分别为12.5、25.0、50.0 mg/kg,连续染毒71 d,检测体重、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及雏鹌鹑死亡率、畸形率等指标。雄鹌鹑染毒组PFOS染毒剂量分别为10、30 mg/kg,连续染毒54 d和70 d,检测体重、睾丸及附睾脏器系数、睾丸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uccniate dehydrogenase,SDH)、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和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5,3’-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含量等。PFOS对雌鹌鹑的生殖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染毒第33 d起50.0 mg/kg剂量组雌鹌鹑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并出现死亡;各染毒组开始产卵时间均滞后于对照组,产卵率均低于对照组;各染毒组雌鹌鹑受精率、孵化率、孵化12 h后雏鹌鹑体重均低于对照组,雏鹌鹑畸形率、孵化后12 h内雏鹌鹑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雌鹌鹑血清及卵黄中PFOS含量也相应升高,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各染毒组雌鹌鹑开始产卵5 d内所产卵中PFOS含量均显著高于实验结束前3 d所产卵(P<0.01)。以上研究结果提示,PFOS可推迟雌鹌鹑产卵时间,降低产卵率,对受精率、孵化率及孵化后雏鹌鹑生存和发育均有不利影响。PFOS对雄鹌鹑的生殖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染毒第8 d起30 mg/kg剂量组雄鹌鹑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染毒组摄食量均低于对照组,各组均未出现死亡现象。各染毒组睾丸和附睾脏器系数均小于对照组,染毒70 d时30 mg/kg剂量组附睾脏器系数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睾丸组织中LDH和附睾中精子数均呈下降趋势,染毒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30 mg/kg剂量组睾丸组织中SDH和血清中T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T3、T4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TSH含量呈上升趋势,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时代飞速发展,企业界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不断地实践中已经显示出强有力的生命力,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人的行为
全球有数亿人暴露于高砷环境,其中多集中在东亚地区,中国则是受砷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多年来研究表明周围血管是砷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血管内皮细胞是衬于血管内表面的单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既有密切关联性,又有很大差异,两者的法律关系应予完善。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和行政法规,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相适应。
采用可变步长的两步移动搜索法,以福建省福州市为典型案例,以居民点(普查小区)为分析单元,对各居民点入园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并与传统的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对比分析,综合
前言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是一组化学性质相近的镧系元素,近十几年来,稀土技术在我国迅速推广和应用,涉及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工业和医药等多个领域,特别是
目的课题的目的是通过现场流行病学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完成后对坝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为制定坝区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