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琦玉县的川越市从江户时代起与江户有着不解之缘,因而受到了江户“天下祭”的强烈影响,每年一度的“川越祭”在今天仍被广泛认为是演绎“天下祭”传统的节日。由于东京未能把“天下祭”传承下来,而川越祭在历史的变迁中保留了“天下祭”的影子,川越祭也因此成就了独具传统特色之处。它也和日本其他各地的节日一样,为了顺应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多项重大变革。本论文通过考察川越祭在都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变迁,探索“传统”对“现代”的顺应现象,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导致这些变迁的原因和深层含义。日本的祭祀节日原本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农业社会落后的生产力和认知水平使人们产生了依靠自然神灵庇佑的心理,通过举行祭祀和仪式来取悦神从而达到祈求保护的目的。自古以来这种祭祀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神圣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事农业的人口日益减少,祭祀活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就川越祭来说,作为其构成部分的冰川神社的“例大祭”和“神幸祭”虽然依据历史传承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是从土地神和作为祭祀主体的居民关系来看,二战前使之得到制度和信仰双重保障的根基在战后土崩瓦解。由地区居民结成的祭祀组织虽然还存在,但是那也只是为了保证祭祀活动时有足够人员来参与,人们对土地神的信仰失去了内涵。从运营组织方面来说,江户时代、明治时代乃至大正时代的节日运作都受到了当地行政性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但是得到的资助却很少。所需资金基本是依靠来自社区群众的筹集。但是从大正年间,川越市开始施行市制以后,开始有机构提供资金资助各街区的山车游行。到了战后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川越祭的各方面运作。虽然节日日益盛大,但是人们从中寻求的已经不再是神灵的庇佑,而是单纯视之为释放紧张的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压力的一种娱乐活动。川越祭也因此由曾经的自发性较强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活动,逐渐变为一种“自上而下”的由行政主导的活动。信仰的淡化和运营的各方面对节日的欲求的变化使川越祭的“附节”看点——山车游行和民乐队伴奏变得比它的“例大祭”和“神幸祭”更加有人气。现代日本是个节日十分盛行的国家,纵观那些著名的祭庆节日,无一不是因为独具特色而受到青睐。因此,川越市在定位川越祭时一直强调它与“天下祭”的渊源,打出“现存的‘天下祭祭’”的宣传点来扩大川越祭的知名度,以招揽更多的游客观赏。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不乏炫耀拥有悠久传统的骄傲心理,而参与的民众更多的是从节目中寻求欢乐。山车和民乐伴奏从而顺应人们的需求,在形式上催生了很多的变革。其中有些改进是针对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障碍而开发出来的。如民乐演奏的传承、山车的电线下穿行问题等。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本身也成为了节目的一个个顺应性变革。分析川越祭中一系列变化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城市化而导致的。川越位于东京北部,在大正时代之前还是以农业为主,到了大正时代工商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尽管二战期间发展一度停滞,战后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潮流中依靠地理人文方面的优势,城市化进程达到顶峰,日趋成为东京的卫星城市。前文论述的变革正是基于城市化背景而展开,进而完成了到现代节目的蜕变。可以预见川越祭在将来的发展中同样会面对各种问题,川越人无疑会在借鉴其他节目的开放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它的“天下祭”传统特色,为了令自己骄傲的传统节目长盛不衰而不断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