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以来,“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背景下,“金融去杠杆”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内企业融资难度随之增加,越来越多企业资金流动性问题凸显。经济下行周期下,突发的疫情也加大了系统性信用风险,债券违约潮爆发的可能性也逐步加大。在此背景下,选取国内私募可交换债券首次出现违约的飞马投资“16飞投”系列私募可交换债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债券违约成因及影响,以期发现私募可交换债券违约特点,以便针对性提出防范私募可交换债券违约的建议。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关于债券违约及可交换债券的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研究侧重点为私募可交换债券违约成因及其影响分析。其次,借助案例分析法研究飞马投资发行私募可交换债券动因和过程,依据私募可交换债券特点,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分析债券违约成因发现:飞马投资市场融资环境差、财务状况恶化、发行债券时机不合适、股权质押比例较高导致融资方式欠缺和标的股票选择不恰当等是飞马投资私募可交换债券违约的直接成因;标的股票公司经营状况变差,未能保持换股期股价稳定而增强债权人换股信心和债券受托管理人管理不合规等是该债券违约的间接成因。然后,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分析飞马投资私募可交换债券违约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发现:由于私募可交换债券违约及其连锁负面效应,直接造成飞马投资流动性困难加剧,融资难度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下降明显,并陷入诉讼危机,不断被动减持标的股票;同时也间接导致标的股票公司飞马国际信用等级不断下降,筹资能力下滑明显;债券债权人和中小投资者也因债券违约资金受损,并对债券管理中介机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私募可交换债券发行方应评估自身融资结构,适时合理发债,增强债券存续期公司资金流动性,理性选择标的股票,确保债券换股期股价稳定;债券管理中介机构应避免“身兼多职”,降低不合规风险;监管部门应加强私募可交换债券发行人动机审核,规范私募可交换债券发行全过程信息披露,完善债券全过程监管,并加快违约债券市场化机制建设,降低私募可交换债券违约对债券市场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贡献是通过对国内首例私募可交换债券违约案例进行成因和影响分析发现:相较普通债券,私募可交换债券违约成因除了主要和宏观经济背景及债券发行方经营状况紧密相关外,也和发行方选择的标的股票恰当与否相关,同时标的股票公司经营状况是否良好、债券管理方债券管理是否合规也会间接对私募可交换债券是否违约造成影响。私募可交换债券违约不仅会对债券发行方公司持续经营带来消极影响,也会增加发行方被动减持标的股票的风险,对标的股票行情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标的股票公司信用评级和债券管理相关中介机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