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的艺术维度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ungua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民族自信心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国人对标志性建筑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导致很多褒贬不一的“新地标”建筑应声拔地而起,其中大部分深受全球化“国际风格”影响。作为具有最广泛公共性的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不仅是满足大众对文化艺术生活需求的场所,也是其所在城市乃至所在国家的一道风景、一张名片,甚至是凝聚国家民众精神向往的一个象征。因此,由政府主导建设的诸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剧场、音乐厅、纪念性建筑等大型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何去何从尤为值得探讨。本课题尝试通过对几个代表性建筑个例的艺术表现进行比较,考察中国当代公共文化建筑在功能性、地域性以及文化传承上的需求,用艺术学的人文视角结合工业技术的发展理念,以总结、反思和批判的态度来看待我国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的发展方向。本课题首先在绪论中阐述了研究的意义与当前概况;在第一章中着重研究理论基础,分别对建筑意、公共性、建筑艺术、艺术审美在公共文化建筑中的体现进行论述;第二章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文化建筑加以分析、对比,剖析它们的艺术因素,总结大众对它们不同审美意见的原因;第三章立足实际,论述“文化地标”的意义与其基本要求;最后总结全文,提出以“以人为本,传承文化,融汇科技,特色创新”作为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的建设思路。
其他文献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病,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中一个重要器官,所以医学界专家越来越重视如何治疗冠心病。通过药物和手术进行治疗后,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等并发症仍然存在,
针对传统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实物调查耗时长、数据质量低、缺乏空间信息的现状,研究分析了若干传统实物调查案例并提出信息化调查的调查流程及方法。通过分析不同水利水电工程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重视环保、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世界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变得尤其重要。同时,最
随着我国北斗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家提出了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在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创建了诸多的地面基准站,与北斗卫星直接进行通信,每天输出的实时数据流比
该文将博物馆传播视为由博物馆建筑传播和展品传播组成的有机整体,阐述了博物馆不同主导传播者的传播内容及其不可分割性,并从传播活动中受众注意的角度分析了博物馆建筑对展
正弦稳态电路的求解 ,只需将交流电流 (电压 )用相应的相量表示出来 ,常见基本元件用相应的阻抗表示 ,然后 ,可将直流电阻电路当中的基本定律、定理、基本方法平行推广到正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