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以来四川北路商业街改造的定位演变与绩效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fei1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商业街也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和经营中的热点问题。然而很多商业街改造和开发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位,实际经营状况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国内关于商业街改造缺乏系统的定位演变和完整的绩效评价研究方法,导致实践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手段。   本研究通过建构具有可操作性的商业街定位与绩效评价框架和方法,探讨1990年代以来四川北路商业街改造的定位演变历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绩效评价和成因探讨。旨在通过对四川北路的研究,揭示和总结商业转型时代,大都市商业中心区传统商业街改造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我国城市商业街改造规划提供参照意义。   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和理论综述,总结商业街定位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商业街定位与绩效评价研究框架和方法。其次,梳理1990年代以来四川北路商业街改造的定位演变脉络,探究四川北路历次改造的定位内容、定位原因、定位考虑的主要因素等,并探讨区域宏观综合发展环境对定位转型的影响作用。然后,重点研究商业街改造的工程建设实施项目和功能结构调整方面的措施,总结和评价1990年代以来四川北路商业街改造如何实施定位目标和相关规划战略。在此基础上,基于规划定位目标和横向比较,分区域定位目标和自身内部定位目标两个层面对四川北路商业街改造的实施绩效进行分项评价,并对相关绩效成因进行初步探讨。主要评价内容包括消费者、商业经营、外部支撑环境、商业功能与业态、商业空间与环境、商业体制改革等方面。   在前文基础上,笔者进行了综合绩效评价,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990年代四川北路商业街改造确立的三大定位目标一一巩固市级商业街的地位、促进综合消费、提升商业档次创建中华名品街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商业街改造的实施绩效。其中客观环境因素包括宏观区位环境、地区道路交通格局和沿街空间环境质量等:主观能动因素包括物质空间改造项目中的投资结构、商业功能与业态调整重心、商业管理体制与经营模式等。   最后,还对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其他文献
重庆市自直辖后飞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为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重庆市的住区建设不断快速发展。住区的建设不但包括新居住区的兴建,也包括旧居住区的更新改
在城市地段层面上,道路、街区、界面这三者构成了物质空间形态的关键性元素。三种元素有规律的交叠并渗透。其中,道路的作用具有主导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道路的变化反映
地铁车站内乘客的活动路线称为流线,而流线的组织与设计合理与否,对提高整个车站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至关重要。武汉地铁中南路站是2号线与4号线的换乘站,采用同台单向换乘
在民主自治为特征的现代城市兴起和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居民的利益及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我国《物权法》的生效也表明了政府对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已经从经济发展优先转
历史街区足中国历史上多年传承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历经数代的繁荣,在城市中有着久远的历史影响。作为传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街区的主要作用是联系城市内部各要素成为有机
我们生活在今天这个图像的时代,视觉消费的冲击让当代建筑动荡不安。一方面,表现为不断通过转借别的思想理论到建筑中来为新而新;另一方面,背离建筑的物质性,从视觉构图出发,花样翻
随着城市经济以及建设的发展,城市中心区特别是一些老城区的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高层商务办公建筑作为解决用地紧张的重要形式大量出现:一方面其对原有城市肌理、城市空间环境
论文以对京西地区传统聚落的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为基础,以当地的自然、经济以及社会文化为背景,运用“空间结构理论”,从自然生态环境、物质空间结构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对京西地
在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半导体作为新型的节能光源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对象。本文基于中国“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框架和战略,对于半导体照明在居住建筑室内的应用进行了深入
作为内陆城市,徐州向近代城市的转变,与天津、上海、南京作为殖民港口城市在殖民势力影响下直接而突然地受到西方影响不同,是在宗教的逐渐渗透和交通运输带动的缓慢作用下,逐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