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给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水体污染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用水,山体采矿开发造成山体受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风貌。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的协调发展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难题,城市发展也到了一个转折点。2015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城市再现绿水青山”的生态指导思想,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城市生态修复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的一环,具有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涵养水分,增加城市抗灾害的能力,净化空气,保温隔热,节约能源,绿化美化城市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等多种功能,通过受损山体、污染水体以及棕地等单体的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自然生态结构。这就要求规划设计者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同时相应的把“生态修复”作为新的专项规划出现在规划当中作为补充和完善,通过生态修复相应理论与手段来改善人居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文章通过对生态修复概念及理论的研究,梳理国内外生态修复概念的演变过程及理论研究进展并进行总结分析,对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得出生态修复具有基础性、目标多样性、学科交融性、技术复杂性的规划特点。整理绿地系统相关概念,总结其相关发展历程。结合生态学理论,从市域、建成区和单体修复项目三个层面对城市绿地系统下的生态修复规划做出研究,总结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修复功能。通过日本镰仓市及国内三亚市优秀案例研究其绿地系统的生态修复规划策略,为下文的规划体系建立提供借鉴。接下来,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框架。明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生态修复应实现的目标及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绿地系统生态修复规划策略。在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和城区生态环境两个层次进行评估并得出相应的生态修复规划策略,明确其修复定位与修复内容,建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生态修复规划步骤与体系,并开展单体生态修复项目的探查与时空发展布局规划。最后,以平邑县具体实践进行规划策略论证。通过对平邑县的生态环境的评估与实地调研,了解其城市发展的基本概况并对城市绿地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评估结果在县域范围内进行生态修复区域划定并提供修复策略,在建成区生态环境指标评价的基础上对城区内绿地进行生态化分级给出修复策略。最终筛选县域与城区需进行生态修复的单体项目进行空间定位与发展规划,确定单体项目近期与远期规划目标开展建设。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生态修复专项具体实施提供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生态修复规划评价体系构建与研究策略总结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也是创新部分。市域生态安全格局与建成区生态环境相结合构建的生态修复规划评价体系能够指导下一步生态修复规划研究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研究性意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研究策略能够指导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有效帮助城市生态修复建设的实施,同样具有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