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n2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Mfn2对JEG-3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广泛认同的发病机制为“两阶段学说”,其主要内容为滋养细胞浸润功能障碍及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异常,致使胎盘缺血缺氧,引起子痫前期的发生[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是线粒体动力蛋白之一,定位于线粒体外膜,促进线粒体融合,参与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调节、细胞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增殖、凋亡等众多细胞生物学过程[2,3]。已有研究发现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下降,并且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孕早期胚胎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4-6]。但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孕妇母体外周血清中的表达及对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了解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子痫前期母体外周血清及正常孕妇外周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低表达对绒毛膜癌滋养细胞JEG-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进而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标本采集:收集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及正常孕妇母体外周血,5000转/分,离心5分钟,将血清收集于1.5毫升EP管,-80度冰箱保存。2使用Mfn2 ELISA试剂盒(优尔生)检测三组母体外周血清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水平。3构建并筛选Mfn2低表达质粒。4 JEG-3细胞培养及转染:所有试验中JEG-3细胞均分为3组培养,即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质粒组、Mfn2低表达组。其中细胞培养使用DMEM培养基,血清浓度为10%,转染试剂为TIANGEN转染试剂。5检测指标:(1)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处理组线粒体融合蛋白-2的表达情况;(2)通过MTT试验检查各组中JEG-3细胞的增殖能力;(3)通过划痕试验分析线粒体融合蛋白-2表达下降后JEG-3细胞的迁移运动能力;(4)通过Transwell试验分析线粒体融合蛋白-2表达下降后JEG-3细胞的侵袭能力。6通过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收集的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标本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标本18例,正常妊娠血清标本35例。所有患者的入选标准均根据ACOG标准,且满足以下条件:孕周大于32周;单胎;非IVF-ET妊娠;年龄介于20-35岁;无其他妊娠合并症。2入选的三组间年龄构成:子痫前期组平均年龄为29.65±4.66岁,妊娠期高血压组平均年龄为31.00±4.65岁,正常妊娠组平均年龄为29.11±3.55岁,各组在年龄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3使用ELISA试剂盒对母体外周血清Mfn2蛋白检测结果:子痫前期及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母体外周血清Mfn2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妊娠组母体外周血清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子痫前期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母体外周血清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4构建并筛选质粒结果:由吉凯基因公司构建3个Mfn2低表达质粒,并在其中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优的质粒为Mfn2RNAi19851。5细胞实验结果:将构建的质粒转染JEG-3细胞后,线粒体融合蛋白-2低表达,提示成功构建线粒体融合蛋白-2低表达的细胞模型;在线粒体融合蛋白-2低表达组,JEG-3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下降(P<0.05),但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线粒体融合蛋白-2可能作为子痫前期早期筛查的标记物。2线粒体融合蛋白-2可能通过影响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   1、研究应变量不同的两种机械力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 dysfunction,PFD)与非PFD患者的骶韧带成纤维细胞细胞骨架形态影响及骨架相关蛋白vimentin
背景与目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类可以从成熟骨髓、脐带血及脂肪组织等多种组织分离出来,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干细胞。MSCs具有很强的自我
目的:联合检测喉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Maspin mRNA及其蛋白与Etsl的表达,研究Maspin mRNA及其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预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