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其它翻译形式不同,文学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形式,它的特异性在于对其特有的隐含信息的处理。根据现象学文论代表人Ingarden的观点,文学作品是一个主体间际的意向客体,其产生和实现都取决于主体的意向性活动。文学作品的这种特征,导致了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隐含信息。但究其根本原因,是文学作品对常规缺省信息的变异,体现为形式的陌生化和内容的互文性。隐含信息的这种特点,造成文本、语境和成功交际之间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同时给文学翻译中隐含信息的传达带来很大的难度。本文在Gutt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关联翻译理论,采取解释性研究方法,对传达文学作品隐含信息时如何处理缺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处理文本作品中的缺省问题的理论框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本文引言部分。此部分简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关联理论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文学作品中隐含信息的特点,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首先详细介绍了关联理论的产生,发展状况和在各个学科的应用,重点对关联理论中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解释,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个对关联理论全面的理解;其次将焦点集中在翻译层次,对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详述了语言阐释性相似、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的概念。第三章引入了Ingarden的现象学文论观,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层次性分析,指出文学作品中的隐含信息源于文学文本中的不定点和读者的意向性投射。第四章是本文重点。本章在关联理论的翻译框架下,首先对Gutt理论中的明示和隐含信息进行了分析,指出翻译是语言的原表征性使用,它包含了翻译的线索模式和阐释模式;然后对文学作品的缺省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对缺省的变异是隐含信息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在关联翻译理论上提出了处理缺省的线索模式和阐释模式。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对全文作了总结,指出了论文的意义和创新之处,同时由于作者本人知识不足,以及客观的语言文化差异,本文的理论框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