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溢出效应的再审视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异质性企业理论的兴起与融合,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出口溢出效应的研究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FDI出口溢出已经被视为企业出口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虽然已有学者认识到,出口商之间的邻近能够使得出口企业之间自然产生一种信息网络,从而降低出口沉没成本,但是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是否可以通过示范、竞争与信息溢出等途径大幅度地降低相邻内资企业的出口沉没成本,刺激这些企业涉足海外市场,尚为一个没有定论的谜团。基于此,本文拟关注与检验的则是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的另外一种溢出——基于市场进入的出口溢出效应。首先,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海关HS-4产品数据对2000-2012年中国内外资企业出口增长进行省份—产品一市场层面的分解,发现中国企业出口增长中集约边际仍占主要地位,但扩展边际较以往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内资企业的扩展边际贡献率已达到31.54%,甚至超过了外资企业的27.59%。同时我们也发现,内资企业扩展边际中新出口关系的增速虽然高达218.52%,但却落后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增速222.78%,这表明内资企业在开拓新市场方面确实落后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可能扮演着一个出口先驱者的角色。其次,本文通过一个企业层面生产决策模型阐述了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行为对内资企业出口决策作用的机理,即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其一系列活动影响内资企业的国外市场销售成本(沉没成本)从而影响其出口决策。然后,借鉴行业层面生产决策模型将该模型扩展到本文所研究的省份一产品层面,发现外资企业的出口行为通过降低相邻内资企业的国外销售成本提高了同一省份出口相同产品的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这也是本文实证部分的理论依据。再次,为探究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溢出在内资企业出口决策中的具体作用,本文运用中国海关2000-2012年HS-4产品数据建立起大约966万个“省份一产品一市场一年份”四维观测样本,并运用二值Logit模型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外商投资企业在成为我国出口主要力量的同时,其出口活动对同一省份、相邻省份内资企业的出口决策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这种溢出效应是产品-市场特定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出口的直接参与,更能显著提高内资企业出口同一种产品到同一个市场的机会比率;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分类检验,则进一步发现外商投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出口市场进入的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一般贸易活动中。最后,本文揭示了研究的基本结论,并从出口主体视角提出了政府指引、企业学习等可行性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中国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在梳理和总结金融发展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显
近几年来,担保圈危机频发,从最早的深圳担保圈、新疆担保圈到湖南担保圈、辽西担保圈等。担保圈容易发生连锁效应,一个企业出现问题,会导致其上游担保企业负担连带还款责任,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和推进为我国现代企业带来了不断扩大的发展空间,“集团”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逐渐抓住良好的环境和发展机遇,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占据举足
豇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其生长周期为100天左右,全生育期适宜温度为10℃~25℃。豇豆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一般以肥沃的沙壤土为好。豇豆忌连作,否则会使土壤的酸度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背景,认为中国特有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及其相应的配套政策构成了劳动力区际流动的制度约束。这种制度约束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流入地区的准入门槛。由
从2009年我国创业板开板以来至2012年12月31日,已经有355家公司成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这批公司大多具备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的特点,其发展也备受相关利益者关注。本文以已有
背景:磁性材料是磁性骨水泥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磁性纳米颗粒在射频磁场中产热机制的深入研究,生物相容性好、产热效能高的纳米颗粒成为向临床转化的研究目标,以不同成分、比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绝非独立地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其运行不仅涉及赖以活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基本环境要素,而且还涉及环境要素构成及其演化。因此,
当前,扶贫工作已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单位都组建了扶贫工作组深入各贫困村,根据当地特点制定扶贫措施,选准扶贫项目。扶贫产业不一定要“高大上”,只要结合当地实际、群众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