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临床上用于G+球菌感染治疗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PG)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吞噬功能的影响。
方法:
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过程。流式细胞计数仪(FCM)分析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变化。将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分为三组:对照组,肽聚糖组和低、中、高剂量抗生素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10μg/ml)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产生G+菌感染模型。肽聚糖组只加入肽聚糖与巨噬细胞培养3小时;抗生素组在加入肽聚糖前30分钟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5、5、30μg/ml)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同样培养3小时;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培养3小时。随后加入预调理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荧光微球37℃共孵育2小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ITC荧光阳性的巨噬细胞来计算吞噬率和吞噬指数。
结果:
FITC标记的微球可被吞入巨噬细胞内,吞噬微球的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吞噬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在37℃培养2h,能较敏感反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经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刺激后,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上升(P<0.01)。对比肽聚糖组,各剂量利奈唑胺组吞噬能力降低(P<0.05),中、高剂量万古霉素组吞噬能力增高(P<0.05),低剂量万古霉素组吞噬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亚MIC和治疗浓度的利奈唑胺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刺激引起的吞噬叻能的增高,而治疗浓度的万古霉素能增强其吞噬功能。两种药物对吞噬功能不司影响的临床意义尚待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