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到有阶级的社会以来,人类社会便与不平等相伴相随,然而生活在不平等社会中的人类却从未停止过对平等的追求。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的研究,以唯物史观与社会现实为基础,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形成、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的梳理和阐释,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启示。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对先前平等思想的分析和批判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平等作为人们长期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资产阶级社会时期对平等思想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它们都带有各自时代的烙印和阶级属性,有着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分析前人的思想,提出并形成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平等思想。第二部分,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的内容包括平等的含义,它是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是具体的历史的以及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的特点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它是基于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以及强调生产力发展对实现平等起决定作用。第三部分,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的意义。在理论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根据与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南。在现实意义上,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有利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经济和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生活共同富裕;正确看待社会中出现的不平等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