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有”与“无”为视角,探究中国民族声乐的根文化.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哲学思想中涉及较为核心的辩证关系体现为“有”与“无”、“有为”与“无为”,其中“有”与“无”可释解为显在与潜在,刻意与自然,拥有与不加拥有;而“有为”意为违反自然规律刻意为之,“无为”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消极无所作为,而是顺应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自然率性而为,最终达到“无不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民族声乐的发展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与哲学根基.中国民族声乐是音乐文化的细小分支,而音乐文化又是民族文化的支脉.追根溯源,研究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有”与“无”与民族声乐的关系,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及哲学根底,从而走出一条更加健康、有序、颇具生命力的特色发展之路. 文章立足于中国民族声乐的音乐本体,从老子“有”与“无”思想的角度进行论述,涉及音乐、哲学、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的领域. 论文围绕选题进行论述,采用归纳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演绎论证的论证方式阐述文章论点,全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简述了民族声乐概况、老子“有”与“无”思想及其思想范畴内的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由此进一步得出民族声乐的文化评判标准,即对传统文化精髓、民族风格、时代特色的准确把握. 第二章具体论述老子思想中的“有”与民族声乐中的“有”之内涵,分别从民族声乐作品、民族声乐演唱者、民族声乐学习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得出民族声乐的外在形式之“有”应追求整体、忘形、自然的境界,民族声乐学习者应当秉持初学之渴望,在求学过程中,能够迅速意识到已有之偏执及错误观念,并加以改正,树立新的更为科学的观念,虚心求进. 第三章具体论述老子思想中的“无”与民族声乐中的“无”之内涵,从民族声乐作品的一度创作、二度创作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在二度创作中进一步展开论述,强调民族声乐演唱者的修养、气质、神韵,及演唱中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性,讲述民族声乐中“无”的境界,道出民族声乐的至高追求. 第四章论述民族声乐中“有”与“无”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分析民族声乐中蕴含的诸多辩证关系. 第五章论述老子思想对民族声乐的深层启示,总结出民族声乐歌唱技能标准、民族声乐表演标准、民族声乐审美标准及文化标准,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 结语,总结归纳全文的核心论点,研究意义和目的,有助于声乐学习者从文化及哲学的角度探讨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问题,并通过对老子思想中“有”与“无”的研究,让更多的人热爱民族文化、关注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有利于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坚定民族声乐学习者和实践者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责任感,提升其文化品味及哲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