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空气质量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及PM2.5浓度预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98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显著。空气污染作为环境污染治理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健康等方面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空气质量预测工作能起到有效的预警作用。然而,现有的空气质量预测研究大多忽略空气质量与环境数据间的相互影响且对时空关联特征提取不充分,预测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索成都市空气质量的时间变化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成都市1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污染物数据联合气象数据构建LSTM-CNN时空预测模型,对空气质量预测开展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多个时间尺度分析成都市空气质量时空演化特征。时间上来看,成都市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季节效应显著,日间不同时刻下污染物浓度呈波浪形分布。疫情爆发期各空气污染物变化最为显著,PM2.5、PM10、、、CO浓度较2019年同期下降明显。空间上看,各站点污染物浓度具有高度相关性,秋冬季节表现为西北到东南方向递减,春夏季节西北到东南方向逐步增加,城市中心人口和车辆密集,空气最差。行政区划中金牛区、成华区等靠北边的区域平均浓度高于市区均值2)构建基于LSTM-CNN的PM2.5预测模型,以2020年成都市15个监测站点的逐时空气污染物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LSTM-CNN模型在PM2.5浓度预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其1h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9.896和6.537,1-6h预测R~2均值为:0.92,0.87,0.85,0.76,0.67和0.55,预测精度随着预测时间的增加而降低。3)模型对比。将该模型与LSTM、RNN、GRU等模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进行PM2.5预测效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LSTM-CNN模型在空气质量预测中特征提取更加全面,预测精度更高。
其他文献
<正>国家卫生健康委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推动长三角地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一、加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力度"十三五"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局等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实施《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
期刊
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重点民生工程,短期稳定经济增长、长期助力共同富裕。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顶层规划,出台了各项支持政策,加快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保障性租赁住房仍然面临着资金缺口大、项目运营管理不专业、商业价值链不闭环等问题,这极大地阻碍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破解当前面临的这些主要问题,大力发展公募REITs不失为一种有效路径选择。
在乡村振兴政策和大健康产业背景下,乡村康养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这是一种可以深入心灵深处的美好生活方式,同时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希望远离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空气浑浊的城市,开始向往生态环境良好、邻里氛围和睦、生活节奏轻快的乡村生活,同时乡村优于城市的居住环境、宽敞的生活空间、秀美的田园风光为乡村康养产业的发展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暴发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从湖北省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而老年人群由于衰老、免疫功能下降、多种慢病共存的影响,属于本次疫情的高风险人群。安徽省老年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为此讨论制定了"老年医学科新冠肺炎防控管理策略",旨为落实好老年医学科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强化管理并有效控制输入性新冠肺炎的风险。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是底线要求。为加强耕地保护,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本文通过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进行对比,深入分析耕地保护转型下全国耕地变化情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立足高质量保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耕地保护新发展趋势,提出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对策,为耕地保护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了掌握铜线拉拔过程铜线的变形规律及其不同模具对拉拔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拉丝模具几何尺寸和铜线塑性变形的受力分析,建立拉拔变形模型并利用DEFORM-3D有限元对拉拔过程进行模拟,求解不同模角参数下铜线应力应变场和损伤场的变化规律,获得最佳的拉拔模角参数,减少模具磨损延长了模具寿命;同时分析了不同拉丝速度下铜线的变形规律,优化了拉丝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