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这也为我国的全域旅游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更是对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升级改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些年,我国许多省市在旅游公路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然存在景点连通度较低、旅游公路等级普遍较低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旅游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来指导旅游公路网的建设,从而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满足全域旅游的发展需求,进而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在查阅旅游公路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公路的概念,并从种类、层次、功能三个方面对旅游公路进行深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公路网的概念。从旅游公路网的要素构成以及角色功能两个角度,分析了旅游公路网的内涵与特征,进而得出旅游公路网与普通公路网的差别,同时指出旅游公路网在规划布局上应更注重对旅游资源的考虑。分析我国已有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和当下的旅游发展趋势,发现已有的国家旅游资源标准在当下休闲度假、体验互动的景域旅游模式下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对已有的国家旅游资源评价标准进行优化,构建了新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旅游公路网的功能特点和布局要求,在传统公路网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区域旅游发展理论。将“核心-边缘”理论与节点重要度法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旅游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以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旅游人数、旅游收入为影响因素构建节点重要度模型,通过聚类分析,划分节点重要程度,并以节点重要程度为依据划分旅游核心区与旅游边缘区。然后,对区域旅游公路网进行分层规划布局,第一层外部衔接旅游公路,第二层内部通达旅游公路。内部通达旅游公路又由内部干线旅游公路和内部支线旅游公路两部分组成。在分析区域旅游公路网功能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域旅游公路网规划评价的原则。从技术性能、社会经济、环境影响三个层面,选取了旅游公路比重、景点连通度、景区可达性等12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旅游公路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比对了四种常用路网规划评价方法的优劣,根据旅游公路网规划评价的要求,选择模糊物元分析法作为旅游公路网规划的评价方法。最后以腾冲市旅游公路网规划为实际案例,将旅游资源点作为区域旅游公路网布局节点,在划分旅游核心区与旅游边缘区后,按照分层规划布局方法,得到最终的区域旅游公路网,并对规划的区域旅游公路网进行了科学评价,验证了区域旅游公网规划方法的科学合理性,为今后的区域旅游公路网规划布局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