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颈内静脉走行特点及与颈部其他血管的关系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_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根据体表标志法行小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较为困难,但仍然是有用的方法。研究小儿颈内静脉走行特点以及颈内静脉与颈部其他血管的位置关系,从而指导小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方法:  选择了年龄在6个月至12岁的患儿210例,在全麻诱导后,置入喉罩使用七氟烷维持麻醉深度,并保留自主呼吸。使用超声(横断面成像下)分别测量小儿在环状软骨平面(平面A)、锁骨上平面(平面C)、以及两平面之间的中间平面(平面B)的颈内静脉、颈总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管直径。记录颈总动脉、椎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颈内静脉与锁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结果:  从平面A到平面C,血管直径有增加的趋势。颈内静脉增加12%,颈总动脉、椎动脉分别增加5%。尽管在各个平面上,身高、体重、年龄与血管直径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关系数较低,临床意义不大。从平面A到平面C,颈总动脉位于颈内静脉内侧的比例有增加趋势。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没有重叠的比例增高,完全重叠的比例减少。相反地,椎动脉与颈内静脉没有重叠的比例减少,完全重叠的比例增高。另外,从平面A到平面C,椎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从0.46±0.20cm减小到0.37±0.19cm。在平面A、平面B、平面C椎动脉位于颈内静脉外侧的比例分别为97.14%、99.52%、98.10%,无明显差别。颈内静脉线与水平线之间形成的角度α是83.35±9.04o,颈内静脉的交点到肋锁韧带压迹距离与锁骨上切迹到肋锁韧带压迹距离的比值b为0.45±0.32。  结论:  在右颈部从高平面到低平面,颈总动脉逐渐背离颈内静脉,椎动脉逐渐靠近颈内静脉。了解颈内静脉的走向有助于指导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其他文献
背景:  肌肉减少症,是指因持续骨骼肌量流失、肌肉强度或功能下降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本研究旨在了解超重或肥胖胃癌患者中肌少症的发病率情况,并且探讨肌少症与超重和肥胖胃
大豆品种的混杂和退化是当前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为防止大豆品种的混杂退化,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必要的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建立和健全良
11月6日上午,相得益彰第十一回“宝城十二品”书画印12家提名展在深圳合正艺术博物馆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欣赏。  本次展览共展出60件作品,由诗文书法、书法国画、书法篆刻三个单元组成,万迪龙、刘先振、全斌、何永华、吴广、邹爱国、冼建文、郑永兵、周志群、饶永洲、詹振貴、熊渊博12位参展作者都是长年活跃在宝安书坛的中坚力量,他们一专多能,有传承,有发展,充分展示了宝安书法艺术的综合实力。  “宝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