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常规MRI、DCE-MRI及DWI在最小径≥8mm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经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颈部肿大淋巴结71例,其中转移性鳞癌50例,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炎21例。37例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34例行MRI平扫+DWI+DCE-MRI+常规增强扫描。2、影像分析及图像后处理:分析肿大淋巴结的常规MRI征象,包括淋巴结的部位、最小径、内部信号改变及增强扫描边缘强化表现等指标。根据淋巴结边缘强化表现不同分为Ⅰ、Ⅱ、Ⅲ、Ⅳ四种强化类型。DCE-MRI和DWI图像使用GE ADW4.2工作站的Functool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绘制感兴趣区,记录所测得的ADC值及动态增强特征性参数值,包括正性增强积分、至峰值时间、最大上升斜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DCE-MRI的T-SI曲线形态的不同分为A、B、C三种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3、统计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统计量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对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方差分析及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Ⅰ、Ⅱ区、Ⅲ区是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炎的好发部位。淋巴结Ⅱ型、Ⅲ型强化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Ⅰ型及Ⅱ型作为标准诊断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炎,Ⅲ型、Ⅳ型作为标准诊断淋巴结转移性鳞癌,则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为86%、准确性为88.1%、阳性预测值为93.4%、阴性预测值为77.8%。2、A型及C型T-SI曲线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炎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A型作为标准诊断淋巴结转移性鳞癌,B型及C型作为标准诊断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炎,则敏感性为55.6%、特异性为91.3%、准确性为72%、阳性预测值为88.2%、阴性预测值为63.6%。若以A型及B型作为标准诊断淋巴结转移性鳞癌,C型作为标准诊断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炎,则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52.2%、准确性为72%、阳性预测值为68.6%、阴性预测值为80%。正性增强积分及至峰值时间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的平均ADC值为(0.964±0.222)×10-3 mmm2/s,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炎的平均ADC值为(1.107±0.238)×10-3 mm2/s。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的平均ADC值低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颈部淋巴结常规MRI增强表现类型是鉴别最小径≥8mm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炎的有用指标;DCE-MRI及DWI扫描对于其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